第23章 成交高於一切(3 / 3)

當對方難以作出抉擇,或者抬出一個堂皇的理由拒絕時,該怎麼辦?

“這件藝術品很珍貴,我不想讓它落到附庸風雅、不懂裝懂的人手裏。對那些隻有一堆鈔票的人,我根本不感興趣。隻有那些真正有品位、熱愛藝術、懂得欣賞的人,才有資格擁有這麼出色的藝術珍品。我想……”

“我們準備隻挑出一家打交道,不知道你夠不夠資格……”

“這座房子對你來說,可能大了一點,也許,該帶你去別的地方,看一看麵積小一點的房子。那樣,你可能感覺滿意一點。”

具體促成時的方法更是數不勝數。在恰當時機,輕輕地把對方愛不釋手的商品取回來,造成對方的“失落感”,就是一個典型的欲擒故縱的例子。還有,讓對方離開尚未看完的房子、車子,都是欲擒故縱。采用這一類動作時,掌握分寸最為關鍵,千萬不能給人以粗暴無禮的印象。

適時地表示“信任”也是一種極好的方法。

“挺好的,可惜我沒帶錢。”

“你沒帶錢?沒關係,這種事情很正常嘛。其實,你不必帶什麼錢,對我來說,你的一個承諾比錢更可靠。在這兒簽名就行了。我看過的人多了,我知道,能給我留下這麼好印象的人,絕不會讓我失望的。簽個名,先拿去吧。”

美國超級推銷員喬·吉拉德擅長製造成就感。

“我知道,你們不想被人逼著買東西,但是我更希望你們走的時候帶著成就感。你們好好商量一下吧。我在旁邊辦公室,有什麼問題,隨時叫我。”

你也可以顯示對對方的高度信任,尊重對方的選擇,讓對方無法翻臉,並幫助對方獲得成就感。表麵上的“賒賬成交”即屬於此。

“拿一百元買個東西,卻隻想試一試?對你來說可能太過分了。既然你對這種商品的效用有點疑慮,那麼我勸你別要這麼貴的。你看,這是五十元的,分量減半,一樣能試出效果,也沒白跑一趟。反正我的商品不怕試不怕比。”

勇敢的提出反對意見,也許客戶反而更容易接受。

155.給成交保留一定餘地

銷售時保留一定餘地很容易誘導客戶購買,因為客戶會覺得自己有很大的主動性,沒有被迫接受。

保留一定的成交餘地,也就是要保留一定的退讓餘地。任何交易的達成都必須經曆一番討價還價,很少有交易是按賣主的最初報價完成的。尤其是在買方市場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在賣方作出適當讓步之後完成的。因此,在成交之前如果把所有的優惠條件都一股腦地端給客戶,當客戶要再做些讓步才同意成交時,推銷員就沒有退讓的餘地了。所以,為了有效地促成交易,推銷員一定要保留適當的退讓餘地。

有時當店鋪銷售人員要求客戶下訂單了,客戶可能還有另外的問題提出來,也可能他有其他顧慮。想一想,我們前麵更多探討的是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但現在,需要客戶真正作決定了,他會麵臨決策的壓力,因此會更多地詢問與店鋪有關的其他問題。如果客戶最後沒作決定,在交易結束前,千萬不要忘了向客戶表達真誠的感謝:

“賈經理,十分感謝你對我工作的支持,我會隨時與你保持聯係,以確保你愉快地使用我們的產品。如果你有什麼問題,請隨時與我聯係,謝謝!”

同時,推銷員可以通過說這樣的話來促進成交:

“為了使你盡快拿到貨,我今天就幫你下訂單可以嗎?”

“你在報價單上簽字、蓋章後,傳真給我就可以了。”

“賈經理,你希望我們的工程師什麼時候為你上門安裝?”

“賈經理,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再為你解釋呢?如果這樣,你希望這批貨什麼時候送到貴公司呢?”

“賈經理,假如你想進一步商談的話,你希望是在什麼時候?”

“當貨到了貴公司以後,你需要上門安裝及培訓嗎?”

“為了今天能將這件事確定下來,你認為我還需要為你做什麼事情?”

“所有事情都已經解決,剩下來的,就是得到你的同意了(保持沉默)。”

“從ABC公司來講,今天就是下訂單的最佳時機,你看怎麼樣(保持沉默)?”

一旦銷售人員與客戶達成了協議,需要進一步確認報價單、送貨地址和送貨時間是否準備無誤,以免出現不必要的誤會。

推銷時留有餘地很容易誘導客戶主動成交。誘導客戶主動成交,即設法使客戶主動采取購買行動。這是成交的一項基本策略。一般而言,如果客戶主動提出購買,說明推銷員的說服工作十分奏效,也意味著客戶對產品及交易條件十分滿意,甚至認為沒有必要再討價還價,因而成交非常順利。所以,在推銷過程中,推銷員應盡可能誘導客戶主動購買產品,這樣可以減少成交的阻力。做什麼事情都一樣,留有餘地是必需的。因為餘地既為我們提供了前進的空間,又為我們留下了後退的可能。

156.留意顧客的購買信息,有傾向性地推薦

小徐是超市的一名電器區的銷售人員,他每個月都會在超市的員工評比中獲勝,被評為“明星員工”。小徐是憑借什麼每個月都會摘得“明星員工”的桂冠呢?先來看小徐的一次工作現場。

一天,一位60來歲、衣著樸素的顧客進超市買電動剃須刀,那位顧客看到小徐,便問:“你好,小夥子,我想買個電動剃須刀。”小徐仔細打量了下這位顧客,熱情介紹說:“現在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日本進口的,款式新、色調好,但價格較貴;一種是國產的,雖說款式差些,但性能、質量都不錯,而且價格便宜得多。”

這位顧客聽了小徐的介紹,又讓小徐拿出這兩種款式的樣品仔細觀察了下,毫不猶豫地買了國產的電動剃須刀。

超市老板在評價小徐的工作時,滿意地說:“小徐不像其他店鋪員工,他會毫不隱瞞地說明商品的優點和不足,從而贏得顧客的信任,但同時,在介紹中他又含蓄地帶有兩個傾向。這樣,他含蓄的表達很容易就讓顧客了解到商品的性能,從而做出購買決定。”

小徐工作出色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他會察言觀色,留言到顧客的購買信息做有傾向性的推薦。比如,遇到老年人,他就會說老年顧客愛聽的話。站在顧客的角度去考慮,真正幫助顧客選擇所需的商品。

那麼店鋪員工具體如何才能做到像小徐一樣留意顧客的購買信息,最高效地介紹商品,按顧客所需服務顧客呢?

首先,要善於快速掃描顧客,判斷其特性。

顧客走進店鋪,工作人員要會從顧客年齡、性別、外貌、神態、服飾等外形特征上去研究,從而判斷顧客的消費層次。

其次,在不經意的交談中捕捉偏好信息。

從顧客的言談、口音、聲調等特征去判斷顧客偏好哪種類型的商品。

最後,注意觀察顧客的行為。

比如,顧客走到一個貨架旁,駐足片刻,說明這個貨架上肯定有顧客心儀的商品。

工作人員做到前麵三點,就可以判斷這名顧客是以遊逛為目的的“遊客”還是以購買為目的的“買主”。對於後者,根據以上三點判斷迅速得出判斷,認定顧客屬於四種的哪種類型,以進行針對性的介紹。

1、求新

這類顧客對商品的新穎性要求較高。對新樣式、新結構、新裝潢及新穎的銷售方式很感興趣,希望能親自嚐試或試用一番。這類顧客以年輕人為主,對於這類顧客做介紹時就應側重商品的時髦、奇特和新功效等。

2、求實

這類顧客較注重商品的實用性,追求的主要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使用效益。對於這類顧客,工作人員在介紹商品時,應突出商品的性能,如可靠性、安全性、節能性和實惠等因素。

3、求美

這類顧客追求商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他們往往受教育程度較高,從事藝術工作,其中年輕人比例也較高。在向他們介紹時,應從藝術角度介紹商品的美感、色彩、造型等獨特之處。

4、求名

這類顧客多以購名牌商品求得自我滿足,甚至有的人買這類商品更多的是為了自我顯示。這類顧客或者是優越感較強,或者是自卑感較深。介紹商品時,應注意認真觀察,突出商品的知名度、可信度。

商品介紹隻是表麵工作,成敗取決於對顧客行為和心理的詳細把握。向顧客介紹商品並不是對所有顧客都說所有商品好。顧客有側重,商品更要有側重。把正確的商品介紹給正確的顧客,超市才會實現贏利。

店鋪員工在為顧客介紹商品時,要留意顧客煩擾購買信息,根據顧客的需求特點,結合與顧客交談時顧客的偏好,為顧客提供有價值的商品信息和建議。不要當顧客問及哪款商品最適合自己時,告訴顧客所有的商品都適合,這樣的建議在顧客看來沒有任何價值。店鋪員工不要期望因為自己的這句建議,顧客就會買下所有的商品,顧客在是在挑選商品,而不是批發商品。對顧客說自己店鋪的商品“都好”和“都不好”的性質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