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高瞻遠矚操控全局,管理的心境決定管理的境界(2)(2 / 2)

2.每周之末的計劃

在每周的最後一個工作日之末,花幾分鍾時間檢查一下本周的主要活動,同計劃的成果進行比較,找出可以改進之處,擬訂出下周各項主要工作的提綱,擬訂出下周每一天要達到的一項或多項目標。

3.每月之末的計劃

總結本月的重大事件,並擬訂出你在下個月要達到的一些主要目標:

(1)確定你要完成什麼事。

(2)確定你決心在下個月的每1周中要完成的一件重要事情。

(3)確定在下個月結束以前值得完成的四件事。

(4)在你沒有明確你要完成什麼事以前,不要考慮怎樣完成它。

4.每季之末的計劃

每季對年度目標進行計劃和安排。在每季之末花些時間檢查一下本季的成果,並同原來的目標相比較。確定需要采取的補救措施或計劃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然後,把你的計劃往後延長一個季度,以便使你的計劃始終能提前四個季度製訂。

確定下一個季度中每個月要完成的一些要點。要在包括四個季度各項重要指標的平均數的基礎上,確定一些重要的比率和表明趨勢的數字。如果這些比率和數字是在一張圖上表示出來的,那就用實線表示迄今為止的實際效果,用虛線表示計劃數字,這樣可以表明一些重要的應特別予以注意的主要趨勢。

5.每年之末的計劃

在每年最後一周左右的時間內,每天花幾分鍾檢查一下本年中的主要事件,分析一下你的成功和失敗,然後按季度列出以後12個月中每月的主要指標。

在這樣做的時候,要同你在今後5年或10年的全麵規劃相匹配。我們往往先在想象中做事,然後才在現實生活中做這些事。從絕大多數情況來講,我們隻有先設想,才能在現實生活中實施。

計劃的執行和控製

計劃的編製隻是為管理者未來的活動提供了一種藍圖和路線。它的價值隻有在實際的貫徹和執行中才能體現出來。

如果你完成了計劃的編製工作,那麼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計劃的執行和控製,也就是把工作重心從計劃製訂向計劃執行和控製過渡。

正如前文所說,計劃的失敗主要是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出現的,這主要與大多數管理者對計劃的重視不足有關。為了更好地執行和控製計劃,應做到以下三點。

1.核實計劃

在計劃執行之前,你必須對已批準和公布的計劃進行最後的核實,以確保所有的任務安排都是合情合理的。你在核實計劃的過程中,應該考慮一係列條目。當然,你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合適的條目。

有一種情況應該引起管理者的注意。通常,許多任務在編製計劃的時候就開始了,這種情況就要求管理者對任務的最新情況有所了解,並把它們運用到下一步任務分配的考慮中。

2.落實任務

落實任務就是讓每一個與任務相關的人員了解他們在計劃完成過程中的角色、具體的任務和要求,以及相關的權力和利益,使他們能夠主動接受分配的任務並設法完成任務。

向有關人員說明計劃與他們的利害關係並讓他們在有關文件上簽字,是落實任務的關鍵。

通常,有些計劃相關人員對計劃有可能持有一些疑問和意見,如果你在編製計劃時請各方麵相關責任人都參與進來了,問題可能會少一些。但不管怎樣,你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對計劃表示認同和接受。因此,再一次向他們說明計劃的好處是有必要的,如果不行,可以借助上司或他人的影響力。

接下來就是讓計劃的相關人員在文件上簽名。在許多企業中,要相關人員尤其是部門外的人員簽名是非常困難的。有人擔心簽字會成為敲擊他們腦袋的棍棒。一般地,要求所有的人簽字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一定要設法讓那些會對計劃的完成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簽字。

對於計劃的具體執行者,你一定要告訴他們完成任務以後會為他們帶來的好處,也就是激發他們執行計劃的積極性。

3.激發緊迫感

你在把任務落實到每1個人以後,還必須激發他們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