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打開員工的心鎖,架起溝通的橋梁(1)(2 / 3)

李嘉誠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他認為在團隊中,要和別人有效地溝通必須要懂得傾聽。李嘉誠經常講到一個問題:“森林中一棵樹倒了下來,那兒不會有人聽到,那麼能說它發出聲響了嗎?”借用這個道理,李嘉誠反問:“在一個團隊裏,如果你說話時沒人聽,那麼能說你進行溝通了嗎?”

李嘉誠在一次給中層領導的演講中提到:“如果在一次互動中,有人提出一些與你不同的意見,你粗魯地警告別人不要自大,甚至打斷對方說話,那麼幾次之後,所有的人都不會再有勇氣對你的意見進行反駁了,連正直的人也會冷眼旁觀,你就變成了孤家寡人。大家發言時都會隻看你的態度,所謂的互動成了你的‘一言堂’。正確的做法是,你應該告訴那個提出批評的人:‘好的,讓我們仔細討論你的意見,首先聽聽大家的意見,然後我們再進行選擇。’”

要想成為有效的領導,就必須和員工溝通,明確表示你願意隨時聽取他們的意見。

首先,要讓員工敞開心扉,表達對領導的看法。領導對每一種觀點都要加以考慮,並予以認真評述。但不要和員工爭論或者試圖糾正員工的看法,你應該感謝他們,並從他們的角度來理解這些意見。你要下決心聆聽和考慮員工的意見,創造一種多聽他人意見的氣氛,這樣才能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明智決定。通過征求並接受反麵意見,可以了解員工對你的期望,而不必去揣摩他們的想法。

好的征求反饋的方法有助於做好這件事。避免使用疏遠別人或令人感到難堪或是備受責備的言辭。比如可以這樣說:“我一直在考慮自己的領導作風。我知道大家覺得我……”

類似的話語向聽者表明:你知道自己做的某些事不受人歡迎,也表示你對所做的這些事情是負責的。另外,由於你願意與對方談論一些個人的事情,聽者還會因此而感到自己受到重視。這是使別人站到你這一邊的關鍵一步。他們會幫你實現你所希望的變化。不要講:“我聽說,你說我……”這聽起來有指責的味道。不要牽涉到對方,隻談自己。

其次,要讓對方告訴你,你做的事情讓別人對你有何種看法。可以這樣問:“據你觀察,我的做法是否讓別人對我有這種看法?”這樣問就表明:你知道自己做的某些事情使大家產生了看法;但你不知道是哪些事,而對方知道;對方可以告訴你。

這時應該明確表示你並不像別人所說的那樣,並且說明你打算改變這種情況。可以這麼說:“你知道,我不希望別人這樣看我,我希望能改變大家的看法。”你沒承認也沒有否認別人的看法,也沒有責備誰錯了。你隻是表明不希望別人用目前的這種看法看待自己,而且希望有所改變。僅僅是這種做法,就可以使別人對你有新認識。

最後,征求員工的建議。詢問員工希望你怎麼做。不要問隻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問題。如果問那樣的問題,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不快,別人很可能會隨口附和你,但他們對你的看法卻不會有所變化。

如果你讓員工有機會告訴你,他們如何看待你和你的所作所為,反過來他們也會給你提供一些信息,幫你更有效地領導他們,更好地與他們共事。最終,他們對你的看法也會改變。要表明自己的誠意,就要用毫無威脅感的方式不斷征求反麵意見,要明確、不斷地向員工說明。因為,員工通常不願表示出與上司相左的意見。你歡迎不同的看法,而且會認真對待這些意見,還需要你用行動來證明你的誠意。

如果相信領導能夠傾聽並考慮自己的想法,員工會更加服從指揮,更加擁護領導的決策。如果不鼓勵員工進行思考,他們就不願意開動腦筋,他們會一字一句地按領導的旨意辦事,直到更高層管理人員發現這樣做事行不通為止。

建立完善的溝通製度

迪特尼公司是一家大公司,早在多年前管理者就認識到員工意見溝通的重要性,並不斷地在實踐中加以強化,使公司的員工意見溝通係統日漸成熟和完善。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麵臨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時,這一係統對提高公司勞動生產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迪特尼公司的員工意見溝通係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本原則之上的:凡是個人或機構一旦購買了迪特尼公司的股票,他就有權知道公司的完整財務資料,並得到有關資料的定期報告。凡是本公司的員工,也有權知道並得到這些財務資料和一些更詳細的管理資料。迪特尼公司的員工意見溝通係統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每月舉行的員工協調會議;二是每年舉辦的主管彙報和員工大會。

1.員工協調會議

早在多年前,迪特尼公司就開始試行員工協調會議,員工協調會議是每月舉行一次的公開討論會。在會議中,管理人員和員工共濟一堂,商討一些彼此關心的問題。無論在公司的總部、各部門、各基層組織都舉行協調會議。這看起來有些像法院結構,從地方到中央,逐層反映上去,以公司總部的首席代表協調會議為最高機構。員工協調會議是標準的雙向意見溝通係統。在開會之前,員工可事先將建議或怨言反映給參與會議的員工代表,代表們在協調會議上把意見轉達給管理部門,管理部門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同時將公司政策和計劃講解給代表們聽,相互之間進行廣泛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