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打開員工的心鎖,架起溝通的橋梁(1)(1 / 3)

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一個護理醫院的領導Jenny,手下有7個管理人員和125個員工,董事會決定裁去5個員工,因此她在星期五的早上寄出125封信,把她準備裁員的計劃向125個員工作了陳述。到了星期一的早上,當Jenny步入辦公室時,她感到十分異樣,她發現所有的人——管理人員和員工似乎都炒了她的魷魚,因為她在那天早上失去了她以往的權威,所有的指揮全部失靈了。Jenny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缺少溝通。第一,她沒有與她的7個管理人員溝通,7個管理人員全然不了解她在上個星期五所做的事情。第二,沒有選好適當的方式,她發出的125封信使每個員工感到不安全,因此他們在星期一早上聯合起來抗議Jenny的計劃。

雖然裁員是董事會的決定,但一位領導要想辦好這件事,卻需要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方法。缺乏溝通研究,將對管理工作不利。

現代企業管理越來越重視內部溝通,已經把談心這種最直接、最具親和力的溝通方式應用到企業管理中來。

據報道,由美國市民評選出來的百家最受員工歡迎的單位中,有一家名為英格拉姆的計算機批發公司,董事長斯特德有一條號碼為800的全天候免費專用熱線,公司1 300多名員工有什麼煩惱,都可以通過這條熱線和他交流,這個免費電話被員工親切地稱為“談心800”。

當前,企業麵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迫切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應對競爭。員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同樣要麵對嚴酷的市場競爭。人們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職場內外的焦慮和浮躁情緒危害著在職者和求職者的健康。在我國,很多中青年患有“白領綜合征”。因此,勞資雙方都需要坐下來,多談心,多溝通,舒解壓力,增強創造性。

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有助於企業科學決策。在微軟公司,由於人員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給每一個員工提供一個免費的網址,用於和公司內任何人進行交流,包括與最高層人物談心。這種即時互動的交流,確保了微軟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決策能夠集思廣益,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

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能直接展示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在企業管理中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和示範效應。通用汽車公司前總裁韋爾奇是一位與人溝通的高手,有很高的談心技巧。他能說出1 000名公司高級管理者的名字和職務,熟知公司3 000名管理者的表現,並根據他們的表現授獎。韋爾奇還善於采取非正式的方式與員工溝通。有時他會突然造訪某個工廠或辦公室,有時又會臨時安排與下屬共進午餐。工作人員還會從傳真機上見到總裁的親筆批示。

真誠溝通也是留人的一種技巧,公司不僅要以事業留人,還要以感情留人。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司一名很優秀的員工要辭職,該員工的上司覺得單位很需要這個人,要想辦法讓他留下來。經過交談了解到,這名員工不滿意他用電子郵件發指令的方式,但未向他提起過。了解了內情,上司主動和這位員工促膝交談,留住了這名優秀員工。

有效溝通還有助於公司創名牌。鬆下公司很多產品的開發都是在與用戶及員工的交談中獲得靈感的。如果員工有新的創意,鬆下公司甚至會撥一筆專款,讓他去另開辦一家工廠,實現他的創意。在這些交流中,公司不僅充分傾聽到員工的意見,解決了員工懸而未決的問題,更便於找準經營思路,創出品牌。

有人以為溝通隻要人際交往時不隱瞞、真實地表達本意就行了。其實這還不夠。確實,不以誠相待就根本談不上良性溝通,但往往真知灼見在合理碰撞時也會不歡而散。因此,溝通不僅需要真實,也需要技巧。以下有個溝通的小技巧:對人對事皆以真誠欣賞與讚美為前提;先說自己錯在哪裏,然後才指出別人的錯誤;說話要顧及別人的麵子;隻要對方稍有改進即加以鼓勵;嘉勉要誠懇,讚美要大方。從人性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是想被他人認可的。

溝通,除了知其講話的本意外,還要知其所以然。在庭審辯論過程中,律師的一種辯論技巧就是並不會將對方的辯論意見做簡單地條件反射,而是要知其論點的依據是什麼,對方有怎樣的意見,會如何反駁等。之後才去應戰,否則就易墜入陷阱。人事工作也一樣。如主試者問麵試者:“你家住在哪裏?”麵試者條件反射的回答是據實相告,而真正懂溝通技巧的麵試者就會知道主試者的隨意“開場白”可能是在判斷其上下班的路程所要花的時間。因此可以回答:“我隻要乘一輛車就能到單位。”“我家到貴單位隻要半個小時。”這一問一答就是一次溝通的過程,深究其源往往能使溝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告訴員工:請對我直說

要想辦法讓員工把看法說出來。

員工們常常會有一些領導不曾想到的見解。對於工作怎樣完成,要同誰打交道,自己拿到手要處理的工作會產生什麼問題,員工心裏考慮的非常清楚。如果忽視他們的見解甚至對這些見解不屑一顧,領導就失去了能使組織運作得更好的寶貴信息。忽視員工的想法,這樣的做法一旦固化,員工就有可能不會再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