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拆散小圈子,打破辦公室政治,辭退不合格人員(1)(1 / 3)

堅決拆散“小圈子”

中國社會特別講究人情,在工作中也會因人情而結成各種不同的“圈子”。因正常的人際交往而結成的圈子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將公共資源與“圈子”發生某種不正當的聯係,那麼,“圈子”便有可能異化為“小圈子”。

搞“小圈子”的人,或圖辦事方便,或謀求排除異己,或欲大發橫財,無論是哪種動機,本質都是以私欲為紐帶,以牟利為目的。

“小圈子”不僅會嚴重破壞辦公室的團結,對整個企業也十分不利的。因此,對“小圈子”的危害絕不可低估。

首先,搞“小圈子”破壞辦公室的團結。辦公室內搞“小圈子”,是派性的表現,與企業的發展是對立的,是企業和諧發展的大敵。“小圈子”這個東西害死人!很多失誤就從這裏出來,錯誤就從這裏犯起。辦公室內也是如此,企業的決議決策往往會由“小圈子”中先達成共識,少數人說了算,開會隻是走過場,圈外人敢怒而不敢言,這會對企業的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損失。

其次,搞“小圈子”影響企業的用人製度。一旦產生“小圈子”意識,考慮問題就會圍著圈中人的利益轉,選人用人先考慮的是自己圈子內的人。你是這個“小圈子”的人,不管德才如何,都委以重任;不是這個“小圈子”的人,不管你多有才幹,就是不用。“小圈子”一旦形成,在選人用人上就很難公平公正。

再次,搞“小圈子”敗壞辦公室風氣。搞“小圈子”的人,是非不分,隻要是圈中人,難辦的事變得好辦,不能辦的事變得能辦;隻要是圈中人,有了問題甚至錯誤,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這種講小團夥的規矩、不講企業的紀律,講少數人的好處、不講企業利益的庸俗之風,會嚴重敗壞辦公室風氣,給領導的管理工作帶來困難。

那麼,領導者如何打破辦公室內的小圈子呢?

(1)正視辦公室圈子的存在,不要一味消除派係。應想方設法發揮職場圈在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如利用現代職場中較流行的團隊概念,開展圈子之間的競爭。

(2)化被動為主動,適時打破涇渭,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職業圈,利用圈子拉近與下屬的距離,在與圈子內的同事交往時,不失威信和原則,同時又要保有人情味。

(3)管理好每一個圈子的意見領袖,用一個緊箍咒牽著他、限製他,令其發揮積極作用,消除負麵作用。

(4)對於那些對整體工作氛圍產生較大不良影響的結黨營私幫派要采取措施、借機打壓,甚至將其解散。

注意企業裏的危險人物

一些企業領導之所以不喜歡那些看上去野心勃勃的下屬,是覺得他們的存在對自己是一種威脅。其實,這些人並不可怕,如果他們真有才能,反而可以成為領導最可貴的夥伴,大家共同謀事,一起平步青雲。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不思進取而劣跡斑斑又深深植根於個性之中的人。下麵列舉幾種類型。

1.大包大攬的下屬

這種人俗稱“侃爺”,專門愛說些領導愛聽的話,牛皮吹得震山響,曲意承諾,但事實上卻不能兌現。企業正常運轉時,他可以向你介紹若幹暫時無用的夥伴,一旦經營出現困難,你準備去會見他的朋友時,他卻找借口推三阻四,使你陷於被動。每家企業都有這種人,你可以吃一次虧,卻不應該上第二次當。

2.“無所不知”的員工

他們像活動的百科全書,地球上的事好像沒有不知道的。他們擁有和電腦一樣快速的頭腦、冠軍般的自信以及靈敏直覺。在這些人的字典裏,沒有“我不知道”、“我搞錯了”、“我需要幫忙”的字眼。他們想法很多,卻常會引人誤入歧途。對這種人,你要格外小心,不可一味地相信與依賴。

3.唯唯諾諾的員工

這種人天生“缺鈣”,對公司的所有方案都表示讚成,最愛說的話是:“我同意”。而這些方案可能到此為止,再無下文。他一視同仁地答應每一件事,使得他的讚同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