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傳播流言的員工
這種人愛管閑事,喜歡說長道短,把傳播流言飛語當“談資”。他告訴你“我一定保密”,其實根本做不到。他從你這兒得到一個消息,就會把有關別人的秘聞交換回報給你。這種人的危險在於:如果他這樣傳播別人的隱私,那他又是怎樣談論你的事呢?
5.執迷細節的員工
老板喜歡這種人。這種人可以長時間工作,不放過所有細節,而且會設定極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問題是,他隻對無關緊要的細節執迷,而對涉及企業發展的原則問題卻表現冷漠。他重視繁文縟節,並喜歡打官腔,一不留神便成了你的上司。這時他的執迷可能就變成你的執迷了,千萬不能大意。
6.故作笨拙的員工
在同事麵前,他們表現得很笨拙,不會操作複印機需要人幫忙,不會使用電腦需要人幫助。長此以往,他們便把自己不願幹的事一股腦兒推給了別人。這種故作笨拙的人,實則精明透頂,有好事時,他們肯定跑在你的前麵;而在危急關頭,你絕對找不到他們。
7.口蜜腹劍的員工
這種人最危險。他們最大的本事就是伶牙俐齒地說服你,而後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嘲弄你。等你發現時,多半為時已晚。
不要鼓勵告密的風氣
領導在處理衝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愛打小報告的員工,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領導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讓打小報告成為一種風氣。
一天下午,將近下班的時候,王經理的一位下屬楊蘭敲開了他的房門,說要與他私下談談。王經理明白她肯定遇到了什麼麻煩,於是就停下了手頭的工作,並做好了傾聽的準備,楊蘭就滔滔不絕地談起她與同事王彬之間的矛盾衝突。
楊蘭激動地說:“王彬欺人太甚了,他不惜踩著別人的脊背向上爬。特別是,他為了使我難堪,故意把持住一些重要的信息,存心給我寫工作報告增添麻煩。還有,王彬甚至利用別人做的工作為自己沽名釣譽……”
在楊蘭陳述期間,王經理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很有耐心地聽著。楊蘭最後對王經理說:“你必須對王彬的態度采取行動,而且必須盡快行動——否則的話,將會有好戲看的。”王經理聽出這是對自己的警告,他明白自己遇到了一個微妙的局麵:兩位雇員之間的衝突。他也明白這個問題處理起來將會非常棘手,處理的結果必須讓雙方都滿意,否則矛盾還有可能進一步激化。想到這裏,他對楊蘭說:“你放心,這個問題我一定會處理好的,請你先回去工作吧。”楊蘭走後,王經理陷入了沉思……
在不了解具體情況的前提下,領導對於這種愛告狀的員工想必十分頭疼。
“打小報告”在道德上是難以被人接受的,因為它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打小報告”的人或告密者之所以遭人唾棄和孤立,是因為他們使周圍的人感到了不安全。如果企業裏總有人“打小報告”,企業氣氛一定是緊張不安的,員工關係、上下級關係也一定是疏遠的、戒備的。這樣容易使不信任在每一個員工的內心深處生根,使其很難坦誠、輕鬆地麵對他人。為了處理人際關係,他不僅會損耗大量的心理能量,而且還會因各種誤解而造成自己與他人的痛苦。
“打小報告”雖然不等同於“告密”,但在人們心中,它們是一個連續的鏈條。這些行為會造成群體和個人內心的激烈衝突。
告密還往往與不正常的社會生活連在一起。它使很多忠誠正直的人受到迫害,並成為一些人向上爬、實現自己個人野心的手段。一個被告密行為侵害過的社會,要重建社會成員間的信任是相當困難的。
因此對於領導來說,千萬不要鼓勵告密的風氣,這種風氣一旦助長,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領導要保證整個團隊的有效運轉,使每個員工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並迅速成為企業的業務骨幹。紀律和約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何維護紀律卻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優秀的領導要有能力在企業裏創造一種氛圍:鼓勵員工正當競爭,而不是依靠“打小報告”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