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有時比語言更重要,領導的身份權威很多往往不是由語言而是由行為表現出來的,聰明的領導尤其如此。
用監督保證命令的權威性
領導向下屬下達命令後,並非沒事了。信任下屬當然有必要,但領導還需要用監督來保證命令的權威性。所以,領導即使在日理萬機、分身無術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監督的權力!
為什麼有許多命令或指示下達後總是受阻呢?就是因為領導沒有監督命令的執行情況。就像這種情況:你發布一條命令,大家聽明白了,你笑了,感到心滿意足,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你回到辦公室,端起茶水看早報,一切順利,天下太平。你認為,這期間,事情進行得很順利。你的命令被執行得適當而迅速,可以高枕無憂地去釣魚。事情能是這樣嗎?不會的,絕對不會的。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沒有檢查監督的命令就不稱其為命令,隻是一種美好的想法。要保證工作順利進行,你的命令就必須得到認真貫徹,必須自己親自去檢查工作,因為下屬不敢忽視上級的檢查。不檢查總會有疏忽!檢查一個人的工作,以便督促他能夠很好地執行命令,但也不能傷害一個人的感情,所以這也是一種藝術。監督過度會毀壞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監督不夠對執行命令也很不利。要監督還得考慮不要引起被監督者不滿的最好方法是:隨時到工作現場走走、看看。你的露麵對於能使一個人保持緊張的工作狀態起著有力的督促作用。
怎樣檢查下屬的工作並且知道他們是否認真工作了呢?下麵的方法可以解答這個問題:
你可以每天專門拿出一點時間檢查工作。每天都要檢查所管轄的工作的一部分。但不要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檢查同一內容。要變換時間,也要變換檢查的內容。有時在上午檢查,有時在下午檢查,如果要是兩班倒或者三班倒的話,夜班時也要檢查,不要讓任何人處於監督之外。
你還可以在檢查工作之前,仔細思考一下要檢查的重點,那樣你就不至於白走一趟,下屬們也不見得能對付過去,你總要表現出很內行的樣子。最好你每次檢查的內容不要少於3點,但也不要多於8點。每天都要有變化,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把全部工作程序和工作任務都檢查到了。
你需要有選擇地檢查。你在檢查工作的時候,不要泛泛地檢查,要有所選擇地檢查幾點,其他方麵就不必看了。不要想在一天裏把什麼都看到,實際上也做不到。這種檢查製度要堅持下去,不要讓任何事情分散精力,也不要讓任何事情打斷例行公事。這樣,你所管轄下的整個工作都會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同時,你在檢查時要有主見。檢查時要按照自己選擇的內容進行檢查,而不是按照下屬提供的內容進行檢查。如果你沒有自己的主見,那你就可能被人家牽著鼻子走。時刻不要忘了誰是檢查者,誰是被檢查者。
你要永遠越過權力的鎖鏈。這一點是毫無例外的。沒有任何類型的檢查是會令人滿意的。不要問你下屬他們工作得怎麼樣,你知道他們會怎麼回答。你必須親自下到基層去,隻有這樣才能看到想知道的事情。作為一種禮節,相關部門的領導人員肯定會跟隨著你,但你不要問他任何問題,而要對他管轄下的人提一些問題,這是能夠得到直接回答的唯一途徑。
你要多問問題。要記住,檢查工作是為了更多地了解情況,而不是讓別人了解你。所以要多問,細心聽取回答。讓下屬告訴你他們怎樣改進了自己的工作,畢竟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要重新檢查你發現的錯誤。如果不能采取必要的行動改正你曾經發現過的錯誤,那麼這樣的檢查就沒有價值。既然發現了錯誤,就有必要重新檢查。為此要建立一個製度,要對你下達的改正命令實行監督,以便能夠得到貫徹執行。切記,一個命令如果缺乏監督和檢查,那麼和沒有這個命令毫無區別。
總之,領導在向下屬發布命令時要做到心中有數,不亂發布命令,不用傲慢的態度發布命令,發布命令時要會替下屬著想。發布命令之後,隔一段時間就去了解一下命令被執行的情況,至少做到:統一觀念,集中精力,有序工作,明確方向,逐步完善。命令是使企業上下一致、同心協力的規範措施,理當重視,否則你就易失去領導的權威。記住,命令就是權威,權威服務於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