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屬要恩威並用
作為領導,不能做老好人,必須恩威並用。下屬不對的地方,固然應當責備,而對他表現優越之處,卻不可抹殺,要適時給予恩惠,那麼下屬的內心才能得以平衡。
領導在下屬麵前偶爾做做好人是應該也是必需的,但是不能老做好人,否則下屬就會肆無忌憚,胡作非為。有些領導認為沒有必要與下屬過不去,反正是為企業賺錢,自己沒有額外得益,何不得過且過算了。下屬最喜歡這種類型的領導,凡事隻要合格就夠了,不求更好的方法;領導也含糊過去,壓力就小。可是,工作一旦發生錯誤,這類領導是不願為下屬承擔責任,甚至為求向上級交代,會建議將出錯的下屬解雇。
如果你是別人的領導,就不能為了討好下屬而凡事得過且過。此舉除了會影響你的聲譽外,下屬根本不會把你放在眼裏。對於工作素質,隻求合乎標準,不求創新或突破,永遠跟著別人後麵走,以為隻要不太過落後,就算是好成績。領導若雇了這麼樣的下屬,卻經不起時間和技術的考驗,很快就會被淘汰。
有時候你想批評人,但經過與員工深談以後,知道犯錯者有不得已的苦衷,那你根本就用不著再進一步責備了。因為如果你在私下責備人,對你自己或者是別人都不會有好的影響。其實假若你在盛怒的狀況下,你可以告訴對方你在生氣,並且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生氣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氣得失去控製,失去控製表示你已失去原來責備的目的。
當你要責備人時,你得謹記要達成的目標。你不是要傷害別人、引起別人反感或是恐懼,而是要讓別人知道錯誤,謀求改進。瑪麗·凱責備人用的“三明治技巧”——在責備前後加上稱讚,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此外,也可遵照布蘭查德和詹森的方法:你應和他們握手或是拍拍他們,讓他們知道你並不是和他們處於敵對立場。你應提醒他們你多器重他們。同時要強調你隻是責備他們這次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整個人。讓他們了解責罵過了,一切也就過去了。
恩威並用是高明的領導手段,用好了,不但能增加領導的威信,還能提高領導的親和力。
監管下屬和令下屬提高工作情緒,必須有令下屬信服之處。想想與下屬易地而處時,自己是否信服有關的安排。平衡的情緒,永遠保持愉快的笑容,是服眾的最重要法則。
壓力之下辦不好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做領導的應該明白,不要忽略。
施“小恩”,能夠獲得大效果
有一位出版商,他平時很注重人際關係的建立,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他都不吝花費地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有一位與他素未謀麵的作家因為急需一筆錢,去向他借錢,他二話不說就掏出2萬元。他廣泛建立人際關係的結果是,到處都有人幫助他,他也因而得到了很多好書稿,自然就財源滾滾。
這個出版商就是用在銀行存錢的方式來充實自己的人情賬戶的。充實自己的人情賬戶,“先存再提”說來有些“現實”,有“利用”、“收買”的味道,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和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本來就有這樣的好處。而這些人際關係,必成為一個人一生中最珍貴的資產,在必要的時候,會產生莫大的效用。
每一個領導都要學會開設一個感情賬戶。但在此基礎上,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樂於幫助下屬、關心下屬,不斷增加和充實自己感情賬戶上的儲蓄。如果說與下屬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際關係有什麼訣竅的話,那麼這就是最有效的訣竅。與此相反,那種不肯增加儲蓄而隻想獲取員工價值的領導,也不會讓員工感到有什麼感恩和留戀。一有合適的機會,就毫不猶豫地離去。
對下屬施恩,不僅指物質利益,還有精神利益。作為員工,不一定非要得到領導給予的幫助和好處。而且人際交往的互利互惠也不同於做買賣那樣講究必須等價交換、立刻兌現。但作為領導最好能讓對方了解到,自己沒有冷落下麵的每一個員工。
有一位小公司的老板靠承包那些大電器公司的工程謀生,起初他的日子也過得很是困難。但後來在一位高人的指點下,這位窮老板很快掌握了製勝的秘訣。與一般企業家的不同之處是:他不僅奉承企業要人,對年輕的職員也殷勤款待。
誰都知道,這位窮老板並非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