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鐵腕治人揮起殺威棒,震懾人心是管住人的手段(1)(1 / 2)

千萬不要縱容下屬

縱容下屬,自食其果,這是領導工作中鐵的教訓。現代企業領導推崇“以人為本”,是要把下屬擺在主體的地位加以考慮,尊重他們的人格,體察他們的性情,重用他們的能力。但這絕不意味著以情感代替原則,以理解取消製度,因為這樣隻能縱容下屬產生不合理的欲望和行為。要知道,這是領導工作的大忌。

作為一個領導,我們提倡對下屬多寬容、少苛責,但是,也不能寬容得過了分,變成了姑息養奸。姑息養奸不但不能讓下屬對你服服帖帖,反而會讓你威風掃地。某位充滿自信的上司曾經說過:“因為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因此對於下屬我也嚴加指導。”但是,有人向他的下屬詢問情況時,他們卻異口同聲地回答我:“他才不是嚴格,他隻是喜歡挑下屬的毛病而已,而且相當囉唆!”

叱責,一般是上司對下屬的行為,是單方麵的特權,但這並不表示上司可以隨意叱責下屬。作為上司,當你在叱責下屬時,對方也並非一定都會從內心深處感到懊悔,並且向你道歉。表麵上他認為不要忤逆上司較好,所以始終低著頭,最後冷笑一聲說:“不!不!你的教訓相當有道理,這全都是我不好。”對於此種類型的下屬,必須使他了解你叱責的緣由。或許你因此會花費較長的時間與精力,但是不可吝於付出這樣的努力。對於會產生反抗行為的下屬,則要詳細解釋到他能完全理解為止。

有的下屬在將被叱責時,會很有技巧地支吾其詞,或者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然後逃之夭夭。對於如此狡猾的下屬,必須嚴厲地叱責。假如對此種現象視而不見,則“賞罰分明”原則便會有所疏失。

對於可能產生反抗行為的下屬,你必須使其了解錯處。或許對方會提出辯解,必須靜下心來傾聽,然後在下屬的辯解中發現他的誤解之處,一旦有誇大其詞、歪曲事實之嫌時,應馬上指出並令其立即改正。有的下屬一被叱責,便會提出冗長的辯解,可以聽聽看,但不可逾越一定的程度。辯解終究是辯解,必須命令其不可再犯相同的錯誤。如果碰到難纏的下屬,則必須事先做好心理準備。有時因狀況不同,必須分組徹夜討論,此時你更不應該膽怯,必須具備拚搏的幹勁才行。

完全不聽下屬的辯解是不近人情的。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隻是單方麵地被叱責而無法提出解釋的機會,對方必定會覺得不公平。若下屬淨說些毫無意義的理由,可見他的內心此時多少已有些紛亂了!即使下屬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的辯解得到了認同。但此想法對他而言,可說是一大安慰。預留一點餘地給對方是一種美德。《孫子兵法》中曾提到要事先給敵人預留退路,以免其殊死搏鬥。就算是與你有深仇大恨的下屬,也不可將其趕盡殺絕,片甲不留。否則不僅自己受到傷害,周圍的人也會感到困擾。

有的下屬會因為被叱責而顯得意誌消沉,也有的會嚇得麵無人色。然而叱責亦是一劑良藥,你可以借此期待他從失意的泥沼中站起來。當叱責對下屬而言是一個相當沉重的打擊時,不妨在私下拍拍他的肩膀或握握手予以安慰,相信這劑藥方將會發揮很大的療效。

要想不姑息養奸,就必須學會叱責下屬,使其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

別怕殺一儆百

作為領導,如果不是一個下屬在你麵前為所欲為,而是一群——這時你該怎麼辦呢?不妨懲一儆百。

有的領導麵對這種情況不知如何是好,想殺一儆百卻又怕犯了眾怒,如此猶豫不決,反而擴大惡劣影響!如果有一件事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是小張的過錯,同事認為經理應該會對他發相當大的脾氣,然而經理卻隻是讓他以後小心點便原諒了他的過錯,為此大家頗感失望。“前有車,後有轍。”再有員工出現過錯時,經理也就無法批評犯錯誤的人了。漸漸地你的刀口越來越鈍,最後你會落得誰也不敢批評的下場,繼而無法領導下屬。所以在需要批評時,就必須大聲地批評才行。

在眾人麵前批評某位下屬,其他的下屬亦會引以為戒。此即所謂的“殺一儆百”,即藉由處置一人來使他人反省。

當場被批評的人,宛如是眾人的代表。在任何團體中,皆有扮演被批評角色的人存在。領導通常會在眾人麵前批評他,讓其他人心生警惕。但是這個角色絕非每個人皆能勝任,必須選出一個個性適合的。他的個性要開朗樂觀、不鑽牛角尖,並且不會因為一點瑣事而意誌動搖,如此方能適合此項任務。應避免選用容易陷於悲觀情緒或者太過神經質的人。若錯誤地選擇了此類型的下屬,往後將帶來許多的困擾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