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化幹戈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1)(3 / 3)

(2)各團體之間認識上的差異。例如,甲單位的領導認為實施A方案最好,乙單位的領導則認為實施B方案最好,由於彼此認識上的差異,致使兩個單位意見一時難以協調,有可能引起部門間的衝突。

(3)各團體之間的職責權限劃分不清。如權力交叉或職責缺漏等。

(4)各團體的利益、需要沒有獲得滿足。組織中的部門或單位為了完成各自的任務,總需要一定的資金、原料和人力。而組織領導一般要從大局考慮,根據該部門或單位對整個組織的貢獻大小來分配資源,這就難免造成某些部門沒能獲得利益,可能導致部門或單位之間的指責、爭吵甚至攻擊。

(5)不健康的思想意識或不良的團體作風。由上述原因而釀成的衝突,不僅會造成各部門之間關係失調,還會給整個組織係統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處理好組織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對於形成組織係統的合力,發揮組織係統的整體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組織係統部門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部門領導之間的關係問題。領導能否顧全大局,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是否融洽,對部門關係影響很大。因此,作為領導來說,要處理好部門之間的關係,就要加強配合與協調。

這既是做好部門工作的需要,也是處理好部門關係的需要。溝通是雙向的,也是多方麵的,主要應當從目標上、思想上、感情上和信息上加強溝通,進而取得共識,這是協調各部門領導關係的重要基礎。

(1)在目標上溝通。強調整體目標,認識到各部門、個人對整體目標作貢獻的重要性,以及相互配合、協調的必要性,力爭把部門利益與共同目標聯係起來,進而增強各自對組織目標的關切感,減少部門之間不必要的衝突。

要在具體目標上取得溝通和共識,各部門領導在目標的確立上要相互理解和關注;在目標的實施上要相互支持和推進;在目標的衝突上要相互調整和適應;在目標的成功上要相互鼓勵和總結。

(2)在思想上溝通。各部門領導應避免單純以本部門的利益得失考慮問題,而應當從各部門利益的互相聯係上,也就是全局上考慮問題,包括設身處地地替其他部門著想,達成彼此可以共同接受的意見,以防止思想認識上的片麵性。各部門領導在思想觀念、思想方法、思維方式上也是互有差異的,由此而形成的觀點上的爭鳴和分歧,可以通過平等的交流、啟發,縮小認識上的差距等方式以達到統一。對於因工作關係而引起的誤會、隔閡,各部門領導之間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必要時多作自我批評,求得諒解。

(3)在感情上溝通。感情上的聯絡和加深,對部門領導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很難設想,沒有任何感情交流的部門領導之間,工作上可以融洽。要增加感情上的溝通,除了目標思想上的認同外,還可通過工作交流、參觀訪問、文體活動、公共關係活動等不斷加深,從而創造一種和諧共事的情感環境。

(4)在信息上溝通。溝通也是傳達交流情報信息的過程。部門之間的矛盾與隔閡,都可以從信息溝通中找到原因。一般而言,凡缺乏溝通的部門,信息傳遞必然不暢,極易造成部門之間的不了解、不理解和不協調,甚至造成某些衝突,既影響工作,又影響團結;凡主動溝通的部門,必然信息流暢,往往容易贏得對方好感,取得信任,形成部門之間的良好關係。

領導化解矛盾的策略

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有。領導解決矛盾的過程,便是建立威信的過程。領導的思想水平、個性品質、領導才能、領導藝術,恰恰就體現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