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化幹戈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1 / 3)

把隔閡消滅在萌芽狀態。上、下級相交往,貴在心理相容。彼此間心理上有距離,內心世界不平衡,積怨日深,便會釀成大的矛盾。把隔閡消滅在萌芽狀態並不困難,方法如下:見麵先開口,主動打招呼;在合適的場合,適機開個玩笑;根據具體情況,作些解釋;對方有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多在一起活動,不要竭力躲避;戰勝自己的“自尊”,消除別扭感。

允許下級盡情發泄委屈。上級工作有失誤,或照顧不周,下級便會感到不公平、委屈、壓抑。不能容忍時,他便要發泄心中的牢騷、怨氣,甚至會直接地指斥、攻擊、責難上級。而對這種局麵,上級領導最好這樣想:①“他找到我,是信任、重視、寄希望於我的一種表示。”②“他已經很痛苦、很壓抑了,用權威壓製他的怒火無濟於事,隻會激化矛盾。”③“我的任務是讓下屬心情愉快地工作,如果發泄能令其心裏感到舒暢,那就讓其盡情發泄。”④“我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聽其訴說。即使話很難聽,也要耐著性子聽下去,這是一個極好的了解下級的機會。”如果你這樣想並這樣做了,你的下級便會平靜下來。第二天,也許他會為自己說過的話或當時偏激的態度而找你道歉。

敢於主動承擔失誤責任。領導決策失誤是難免的,因決策失誤而使工作出現不理想的結局時,便需警惕,這是一個關鍵時刻。上、下級雙方都要考慮到責任,都會自然產生一種推諉的心理。上經領導把過錯歸於下級,或懷疑下級沒有按決策辦事,或指責下級的能力,極易失人心、失威信。麵對忐忑不安的下級,上級領導勇敢地站出來主動擔責,緊張的氣氛便會緩和。如果是下級的過失,而上級領導卻責備自己指導不利,變批評指責為主動承擔責任,更會令下級敬佩、信任、感激。

要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下級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不必過於計較。在他有困難時,還不能坐視不管。上級領導對下級應做到:盡力排除以往感情上的障礙,自然、真誠地幫助、關懷;不要流露出勉強的態度,這會令下級感到別扭。不能在幫助的同時批評下級。如果對方自尊心極強,他會拒絕你的施舍,非但不能化解矛盾,還會鬧得不歡而散。得饒人處且饒人,很快忘掉不愉快,多想他人的好處,才能團結、幫助更多的下級,他們會因此而重新認識你。

發現下級的優勢和潛力。為上級者,最忌把自己看成是最高明的、最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下級則毛病眾多、一無是處。對下級百般挑剔,看不到長處,是導致上、下級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領導研究下級心理,發現他的優勢,發掘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潛能,肯定他的成績與價值,便可消除許多矛盾。

要排除自己的嫉妒心理。人人都討厭別人嫉妒自己,都知道嫉妒可怕,都想方設法要戰勝對方的嫉妒,但唯有戰勝自己的嫉妒才最艱巨、最痛苦。下級才能出眾,氣勢壓人,時常提出高明的計策,把領導置於次等重要位置。這時領導越排斥他,雙方的矛盾越尖銳,最終可能導致兩敗俱傷。此時,領導隻有戰勝自己的嫉妒心理,任用他,提拔他,任其發揮才能,才會化解矛盾,並給他人留下舉賢任能的美名。

在必要時候可采取反擊致勝。對於不知高低進退的人,必要時,領導必須予以嚴厲的回擊。和藹不等於軟弱,容忍不等於怯懦。優秀的領導精通人際製勝的策略,知道一個有力量的人在關鍵時刻應用自衛維持自尊。唯有弱者才沒有敵人,凡是必要的交鋒,都不能回避。在強硬的領導麵前,許多矛盾衝突都會迎刃而解。偉人的動怒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是理智地運用它。

要戰勝自己的剛愎自用。出於習慣和自尊,領導喜歡堅持自己的意見,執行自己的意誌,指揮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而討厭“你指東他往西”的下屬。上、下級出現意見分歧時,上級用強迫的方式,要求下級絕對服從,雙方的關係便會緊張,出現衝突。領導戰勝自己的自信與自負,可用如下心理調節術:①轉移視線、轉移話題、轉移場合,力求讓自己平靜下來。②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利弊,讓下級選擇。③多方征求大家的意見,加以折中。④假設許多理由和借口,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