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微利時代,節約與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息息相關,所以厲行節約應該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麵。
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未來。文化對人的行為具有永恒持久、根深蒂固的影響。短期的號召或專項突擊式行動,遠抵不過文化的內在驅動作用。因此,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用企業文化去管人,雇員一旦認同了該企業文化,即使降薪他都不會離開,因為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可以和人性相融合的。一個企業研發一個新產品可以領先6個月,創新一個作業流程可以領先18個月,而隻有打造一流品牌和文化的企業,才可能長久地保持領先。
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會有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而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必然會造就一個成功的企業。在這個微利時代,節約與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息息相關,所以厲行節約應該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麵。
許多生產型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特別重視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企業管理體製的文化導向,從統一員工認識上下功夫,強調成本控製的重要性,激發員工愛企、愛崗的主人翁精神。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彌補製度建設中的不足,從“要我節約”的被動式成本控製管理,轉變為“我要節約”的主動型全員成本控製管理,從而使企業置身於良性管理氛圍。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為增強廣大職工的節約意識,深入推進“三節約”活動開展,山東公司製定了《員工節約公約》,公約以四字格言的形式,從小處著手,以小見大,內容涵蓋了節約理念、電網建設、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後勤服務、個人行為等方方麵麵,用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員工的節儉意識和節約行為提出了規範要求。
《員工節約公約》
中華美德,勤勞節儉。繼承弘揚,崇尚實踐。
規劃建設,優化方案。電網運行,經濟安全。
經營管理,節流開源。行政辦公,高效簡便。
後勤服務,精打細算。小處入手,大處著眼。
持之以恒,養成習慣。員工進步,企業發展。
通過製定、討論和宣貫《員工節約公約》,廣泛深入地宣傳了國家電網公司“三節約”思想,規範了公司員工節約行為,營造了濃厚的“三節約”活動氛圍,建立健全了公司節約長效機製,進一步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
建設節約型企業,已經不是以過“苦日子”為代價的節約,而是追求生產最優化前提下的節約;在生產管理、資源利用、技術管理、安全管理諸多環節滲入節約理念,創新節約技術,培養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習慣,達到能源資源,降低汙染,少投入,高產出,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節約並不是吝嗇,更不是該花的錢不花,而應當是花盡量少的錢,獲取更大的效益。換句話說,節約並不是壓縮必要的投入,而是倡導合理的有益的投入。古語雲:“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雖然每一個人的力量不大,節約的東西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隻要我們的每個人都能自覺地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節一點省一點,養成節約的習慣,久而久之,集腋成裘,整個企業所節約的資源將是非常可觀的。大家要相信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企業,節約多少成本就能增加多少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