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組織整合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4)(1 / 2)

企業信息化0.148

控製變量

公司年限0.0720.052

公司規模0.0620.054

行業類型0.0570.038

所在區域0.0930.081

模型F4.67814.189

0.1350.455

調整的

0.1260.424

p0.05),此結果不支持假設:市場動態性越高,公司跨職能共同參與程度越高。產業競爭程度的標準化回歸係數為正且達到顯著水平(P0.05),此結果不支持假設:當組織結構的柔性程度越高時,跨職能的共同參與程度越高。高層支持的標準化回歸係數為正且達到非常顯著水平(P<0.01),此結果支持假設:高層支持程度越高,跨職能共同參與程度越高。企業信息化的標準化回歸係數為正且達到非常顯著水平(P<0.01),此結果支持假設:企業信息化程度越高,跨職能共同參與程度越高。

外部組織整合影響因素與跨職能共同參與的回歸分析

因變量:跨職能共同參與

模型1模型2

自變量

技術動態性0.1910.158

市場動態性-0.061-.0.080

產業競爭程度0.1450.136

企業文化0.443

組織結構0.081

高層支持0.269

企業信息化0.366

控製變量

公司年限-0.101-0.021

公司規模0.0390.028

行業類型0.0420.016

所在區域0.0830.067

模型F5.41116.333

0.1480.525

調整的

0.1300.495

p<0.05;p<0.01;p<0.001

通過回歸分析可知,外部環境特性中的技術動態性、產業競爭程度對內外部組織整合的各維度都有正向影響,而市場動態性對內外部組織整合各維度的影響不顯著。內部組織特性中的企業文化、高層支持與企業信息化對內外部組織整合各維度有正向影響,而組織結構的柔性程度對內外部組織整合各維度的影響不顯著。組織間關係特性中信任、承諾與相互依賴對外部組織整合各維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下節將在多元回歸的基礎上對各概念之間的關係進行結構方程分析。

6.3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以上幾節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對各研究變量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詳細分析,為了進一步檢驗本書所提組織整合影響因素概念模型的擬合性,了解各概念之間的關係,本節將采用AMOS7.0軟件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6.3.1全模型檢驗

全模型主要對對外部環境特性對內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內部組織特性對內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組織間互動因素對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進行概念層麵的檢驗,以了解各因素對內外組織整合影響的路徑係數。

1.模型設定與識別

模型中的主要概念被設定為一階潛變量,外部環境特性、內部組織特性、組織間互動因素為外生潛變量,內部組織整合與外部組織整合為內生潛變量。我們采用Bagozzi和Edwards(1998)的方法,將每個概念維度下的所有觀測標識進行加權平均,得到的分值作為該維度的組合分值,以提高模型的簡效性。

如圖6.5所示,整個模型共有16個測量變量,數據點(datapoints)為DP=136。模型設定條件如下:

(1)模型中有3個外生潛在變量()與2個內生潛在變量(),相應地包含了10個外生測量變量()與6個內生測量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