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組織整合影響因素分析(3)(1 / 2)

信息技術是組織的主要資源之一,並且是獲得長期競爭優勢不可或缺的關鍵(Mckenney,1995)。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組織、整合、開發和利用,可達到改善企業生產過程、管理方式和營銷策略等,進而提升企業效率,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建設可以促進組織內部的信息迅速流通,可以縮短作業流程的時間,同時可以促進組織去分享、儲存及使用知識,甚至能夠激發新知(LeeandChoi,2003)。以供應鏈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可以促進企業在供應商、生產商和客戶之間擁有快速的信息交流渠道和響應能力,可以快速將自身的信息技術優勢擴散到市場銷售的最前端和采購的最上遊,通過開放性平台和讓渡價值來實現對整條供應鏈信息流的控製、管理和分析。盡管信息流在供應鏈中的共享弱化了企業的邊界,但當企業在行業內建立了有效的資源整合體係,並有能力將企業外部的稀缺資源轉化為企業內在資源。因此,企業信息化水平越高,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與供應商、客戶的知識共享與協調溝通的程度也越高,企業內部組織整合程度也越高。

本小節對企業文化、組織結構、高管支持以及企業信息化等內部組織整合對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組織整合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根據以上分析,本書對內部組織特性與內外部組織整合的關係提出如下假設:

H3:內部組織特性對外部組織整合有顯著影響

H3-1:分享與合作的企業文化對外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3-2:組織結構柔性對外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3-3:高層支持對外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3-4:企業信息化對外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4:內部組織特性對內部組織整合有顯著影響

H4-1:分享與合作的企業文化對內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4-2:組織結構柔性對內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4-3:高層支持對內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H4-4:企業信息化對內部組織整合有正向影響

3.4組織間關係特性

本書探討的組織間關係特性是指企業與外部組織之間信任、承諾與相互依賴依的程度。組織彼此信任是為了長遠的未來利益,提供雙方對長期在資源上的合理分配與共享的認知(Ganesan,1994),而承諾則是站在長遠的角度認為維持雙方的關係是具有潛在價值的,相互依賴則意味著組織雙方在技術與資源上的依賴性,三者都會影響企業與外部組織間的整合程度。本節將對分別論述信任、承諾與相互依賴對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

3.4.1信任對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

信任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心理學家研究信任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近來有關組織間合作的研究對於信任的內涵有很多探討,Ring&VandeVen(1994)定義信任是對他人善意的一種信心,是合作關係成功的主要因素。Mayer,Davis,andSchoorman(1995)定義信任為對被信任者的正向預期,認為對方的行為會以雙方共同利益為考慮,並強調願意接受可傷害性(vulnerability)的結果。而AndersonandNarus(1990)較傾向行為觀點解釋信任,把定義信任為某公司相信另一家公司將實施對某公司會造成正麵結果的行動,而不會實施造成預料之外的負麵結果的行動。Hosmer(1995)認為信任是對於夥伴能夠誠實的承諾、誠實的談判、及對機會行為的責難等由夥伴所做的良好行為的正向期望。Stabel(1993)認為信任是一種交易雙方共同的信賴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下彼此不會利用或攻擊對方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