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觀點強調組織之間的連結,Finkelstein(1996)認為組織整合是不同組織通過有效的組合以提升彼此競爭優勢的策略。CannonandWilliam(1999)把組織整合定義為組織雙方為了促進營運而連結雙方係統和程序的程度,認為組織整合的程度有二個極端,一端是兩組織完全獨立運作,沒有公司間內部係統的連結;另一端是兩公司間內部係統具有緊密的連結。至於整合的項目則包括組織間計算機化存貨清單/訂單、補貨係統的整合和JIT運送,也包含聯合營銷活動。此外,整合的程序也可能涉及個別的例行性活動和服務,例如通過進行定期的設備檢查、存貨清點來整合賣方,使買方能更接近賣方。Jap(1999)定義組織整合為:組織雙方為了獲得合作所產生的策略性結果進行的的組織間協調,從而促進組織間分享信息、機會以及獲得競爭優勢。陳悅琴(2000)認為,組織整合是基於合作雙方同意改變個別的經營模式,相互配合,一起控製彼此共有企業體係的某部分。另外,在對新產品開發的研究中,許多學者把組織整合定義為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供應商參與新產品開發(Swink,1999;WynstraandPierick,2000)和客戶參與新產品開發的程度(CampbellandCooper,1999; LinandGermain,2004)。

第三類觀點認為組織整合包括組織內部的協調以及組織之間的合作。KimB.ClarkandTakahiroFujimoto(1990)把組織整合分為外組織部整合(ExternalOrganizationalIntegration)和內部組織整合(InternalOrganizationalIntegration),認為組織的內部整合則是指跨部門的合作,外部整合則是由一個或更多個部門小組參與對消費者需求與預期的研究。Somendraetal.(2003)認為組織整合包括內部組織整合與外部組織整合,外部組織整合是指不同組織間的整合行為,內部組織整合是指單一組織在不同部門之間的整合行為。MillsonandWilemon(2002)研究中指出,組織整合是指參與在新產品開發的團隊與其他團體之間間的合作程度,把外部組織整合定義為企業外部與新產品開發有關團體(客戶和供應商)與新產品開發團隊的合作與溝通程度,內部組織整合定義為企業內部與新產品開發有關的各職能部門(例如,工程和製造)與新產品開發團隊的合作與溝通程度。

由於本論文研究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組織整合,綜合上述學者對於組織整合的定義,並考慮與新產品開發活動的相關性,本研究把組織整合分為外部組織整合和內部組織整合,分別給出兩類組織整合的定義如下:

外部組織整合: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企業與供應商、客戶及其他合作夥伴為了實現獲得合作過程中的利益而進行組織間關係協調、信息共享以及與外部組織共同參與企業新產品開發的程度。

內部組織整合: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為了實現新產品開發成功,企業不同部門之間相互支持與配合,使各部門協同一致的程度以及各部門共同參與新產品開發項目的程度。

2.2.2組織整合的衡量

關於組織間整合的衡量主要有以下觀點,CannonandWilliam(1999)認為衡量組織間相互連結的程度有五個,分別為:(1)信息交換:雙方重要且有用信息的開放性分享;(2)作業連結:雙方係統與程序連結的程度;(3)契約:契約正式化程度;(4)合作規範:雙方一起努力去達到彼此及個別目標的程度;(5)協調:雙方相互配合的程度。外部組織整合程度也可通過組織間所進行的整合項目來作衡量。Michael(1988)認為組織間的整合可能在下列幾個方麵:(1)策略整合;(2)戰術整合(組織或是係統的改變);(3)作業整合(人員、信息、資源);(4)人際間整合(雙方人員相互認識);(5)文化整合(共享價值觀、道德)。Jap(1999)認為組織之間的整合過程包含兩方麵:(1)作業連結;(2)協調。陳玟蘭(2002)則指出組織整合的衡量項目包括:(1)共識程度;(2)協調;(3)監督;(4)信息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