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改革·樹人推進部的野村提到過,"部門獨立核算製度這一體係的目的在於提高每一名員工的核算意識並讓他們以經營者的心態致力於經營"。而董事長大西表示:"部門獨立核算製度雖然將組織的一個單位漸漸縮小了,卻在那樣的單位中培育著將來的經營者。"其心態是怎樣的呢?
熟知阿米巴經營的神戶大學院教授三矢裕表示,在部門獨立核算製度的背景中包含著這樣的想法。
一般來說,京瓷指的就是京瓷這一個公司。但是例如在東大阪就有很多僅憑生產小部件為生或者是僅憑承包加工為生的中小企業,當然,那些企業與大企業做著買賣,雖然他們的企業規模很小,但那些企業卻有著很強的活力,有著"無論如何都得憑自己的力量吃飯"的氣勢。
另一方麵,在大公司的各個工程中工作著的人們卻重複著這樣的過程,從前一工程的人手裏接過材料,自己進行作業花費成本以後便傳遞給下一工程,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覺得這是自己的生意,是自己在賺錢。
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好處,但我們能否在大企業之中也塑造出中小企業人員的頑強、毅力與"無論如何都得憑自己的力量吃飯"的氣勢呢?仔細考慮過以後我發現:雖然京瓷的工廠中也劃分著各種各樣的工程,但每一個工程都如同中小企業一樣成為了獨立的公司。所以,才有了在京瓷這種大企業之中創建假性的獨立公司的想法。
各個阿米巴雖說是假性的,但因為是獨立公司,所以有著相當於社長的領導,必須獨立保證核算。各個領導者背負著"銷售額最大化,經費最小化"的任務,對其結果負有責任。為了使各個阿米巴不一味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展現出對工作應有的覺悟的便是日航哲學,因此,這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
因為阿米巴獨立計算收益,所以可以一直劃分為人數很少的小組,故而年輕人也可以被任命為領導者來積累作為經營者的經驗。每一名員工都憑著"社長意識"思考並行動的話,公司的業績與前進的方向就不會僅僅是經營者所考慮的"別人的事",而變成"自己的事"。
在日航公司內部報刊《ROUTE》2011年11月號中,稻盛自己也做出了如下表述。
自己的工作應當如何,怎樣才能將公司發展壯大,我覺得外部給予的"真心的助威"能改變公司改變公司的,不僅僅是公司內部的人們。
在本章的最後,我想談一談對於日航複興來說不可或缺的存在,即盛和塾做出的嚐試。
盛和塾是聚集了中小中堅企業經營者的組織,邀請稻盛和夫擔任塾長並在全國各地召開例會(學習會),還每年一次舉辦著世界大會。截止到2012年10月盛和塾的會員數為8031人。稻盛塾長誌願做著演講。
一直以來,稻盛塾長都對塾生說:"塾長對塾生不作任何要求。塾生的公司發展順利,公司員工都幸福就行了。其餘不作任何要求。"但是,在稻盛塾長被推舉為日航的複興主力後,塾生們紛紛提出"想要為日航加油"。
據說,當稻盛塾長表示要"接受日航董事長一職"時,盛和塾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正好那時(2009年秋)放映著《不落的太陽》,所以盛和塾裏議論紛紛,大家都說,"為什麼要去那個伏魔殿一樣的組織"、"塾長晚節不保呀"、"太荒謬了,快停止吧"。
日航中負責盛和塾事務的岸部這樣回顧了當時的情況。
想想看,盛和塾的各位都是為了傾聽稻盛塾長的教誨才在百忙之中花費時間與交通費用從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集中到一起的。比如說,為了要聽取塾長一個半小時的講話,為了舉辦聯誼會,或是為了與塾長呼吸同一片空氣,許多人想方設法完成了忙碌的業務,才終於能來到塾長的身邊學習。雖然如此,"你們日航卻能夠獨占塾長,讓他待在你們公司裏呢",那可是無比珍貴而又值得感激的事情啊。盛和塾的人們告訴了我們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