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力經濟時代呼喚形象經營在注意力成為一種寶貴資源的經濟時代,企業開發形象經營就成為一種必然。形象是人們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事物的認識和反映,是人們獲取客觀事物大量信息後所形成的綜合印象。所謂企業形象,就是企業的產品、服務、人員素質、經營作風以及公共關係等要素在社會公眾中留下的總體印象。我們今天正處在一個全方位的競爭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僅僅停留在某些個別方麵或單一層麵上的傳統意義上的競爭,而是從個別或局部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技術競爭、資源競爭等,轉向了企業形象及其整體實力的競爭。誰能夠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吸引最多的注意力,把良好的企業形象樹立起來,為社會公眾所認同,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反之,模糊的、不鮮明的企業形象就會使企業處於競爭的劣勢,甚至會使企業走向衰亡。在注意力已成為一種重要資源的新經濟時代,企業樹立良好形象,開展形象經營,就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開展形象經營,企業就能夠有效地吸引公共的注意力,從而將注意力資源轉化為企業的財富。企業的形象經營是企業的整體形象戰略,是企業內在定位和外在包裝的統一。現代企業無論是內在凝聚力還是外在形象,都是社會文化的積澱,因此它要求企業文化經營必須植根於民族文化的土壤裏。美日企業均以民族文化製勝,“一個強大的文化幾乎是美國企業持續成功的幕後動力”;同樣,日本企業在國際市場崛起,其製勝之道也在文化上。美日企業的實踐,對於正進入企業形象經營熱的中國企業不無深刻啟迪:創建區別於美國和日本、具有更豐富內涵的中國特色企業形象經營戰略,探索出一條引導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中國式企業形象經營”之路來!
2.企業形象與形象經營。
(1)企業形象:企業贏得市場的風景企業沒有個性就如同生命沒有靈魂。通過形象經營,樹立企業形象,就是通過一係列有效的方法體係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以此吸引廣大消費者的眼球,贏得顧客的認同和青睞,進而實現財源滾滾來。市場中的每一個企業,不論其規模大小,隻要其存在,總是給社會一定範圍的大眾產生某種形象。由多數不同部分所形成的抽象概念之企業形象,常決定企業活動結果的成功或失敗。換言之,企業形象光輝與否是不可疏忽的問題。企業由11類大眾社會所包圍,如地域社會、消費者社會、金融界、公司員工等等。不同社會層次對企業公司的要求當然各不相同,因此企業與大眾社會的關係可以說相當複雜。企業形象不一定能滿足這些不同的大眾的要求,也可以說是不可能,但另一方麵卻仍必須將企業目標和姿態傳遞給社會,例如,讓社會知道本公司生產什麼、做什麼服務工作等。企業形象確立的最終目標,在於促進企業和社會的關係處於理想和諧的狀態。帶著某種目的而產生的企業統一性,隨著社會、經濟情勢變化或企業本身多角化等,應根據長期計劃再予評價。以往從煙囪冒出旺盛的煙霧,被認為是“繁榮中的企業都市”象征,可是現代人不但不接受這種象征性,反而指責為汙染空氣的凶手。由此可見,“形象”就是人們根據企業周圍環境所得到的印象,並非由企業本身所創造。隨著企業的多角化,信息傳達也趨複雜,如果管理對策跟不上這些變化,企業形象也隨之擴散,要有效地再集約就非常困難。企業和大眾社會之間若產生形象上的代溝,企業的“人、財、物”總體性活動就會產生反效率障礙。定期對企業、商標等方麵統一性再作評價,並且設定新目標,而後策定一個修正信息傳達範圍的行動計劃。研討自己公司的企業形象,把自己公司的企業形象引向更好的方向,將概念支配管理得當,是現代企業的一項基本任務。企業形象需要有更合理、更科學的研究對象,因而須明確又有效地整理出一套企業形象理論,否則,控製管理企業形象或改革企業形象時,將形成大家隻憑主觀意識就來評論的情況。企業形象就是市場對企業評價的一種,換言之,可以定義為“潛在銷售額”、“潛在資產”。潛在銷售額、潛在資產就是依據企業傳送出來的“情報之質與量”的變數所衍生的統計數值,即在企業情報投資活動的結果上,可以探討出其所形成的企業形象。在潛在銷售的觀念上,企業形象可視為企業業績的先行指標,也是對業績有重大影響的無形資產。因此,企業形象調查就是統計性地把銷售額的潛在資產計算衡量。對於企業而言,擁有良好的形象意味著擁有眾多的顧客和無限的發展前景。因此,樹立企業形象至關重要。由於樹立企業形象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所以,一個企業,必須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和製定適當的形象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