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逆境銷售的思維戰略
逆勢銷售就是顛覆傳統銷售方法的“創造性思考”。當所有可以運用的銷售手法、變數都已到了難以突破之際,則不妨跳出原來思維邏輯的框架和格局,以全新反向的角度來看問題或商品。如此一來,很可能會產生前所未有或截然不同的效果,銷售專家稱之為“逆勢銷售”。
由於銷售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有銷售的變數、利器或戰略、戰術等等,往往會有無效失靈或射程有限的情況,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正常的思考方法已不能解決問題,此時就要毫不猶豫地運用逆勢思考。
1982年,中國政府決定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時,一些港人紛紛地拋售股票,賣房產。但是,像李嘉誠、郭炳湘、吳光正等人則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於是大量低價收購英資和地產。現在看來,香港之繁榮更勝於昔日,而那些當年冒著風險逆勢炒作者,都因此而獲利豐厚。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黃埔、港燈三家公司,市值共達3249億港元,從而成為香港首富和世界第六大富豪。
上述港商的成功之道就是“人棄我取,人取我棄”,而不是“追漲殺跌”,也可以說是“火中取栗”、“行險致富”。從銷售的角度或用銷售員的術語來說就是“逆勢銷售”。不過,大家也應明白采取逆勢銷售隻是一時的黔驢技窮,而非真正的江郎才盡。因為“技窮”,所以才要以“窮則變,變則通”的顛覆性思考尋找再出發、再出擊的機會。在銷售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逆勢思考”不但會被更廣泛地運用,而且也會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有目標才能有動力
當銷售員邁進銷售生涯時,首要目標通常是賺更多的錢。其他目標則視個人而異,比如:大眾知名度、尊敬、權威、職務、文化發展等,而所有的目標又大都是激勵人心,以成功為最終目的的。
人類大多數的物質目標都依靠金錢來達成。要想在今天的社會立足,健康和最起碼的財力是必要的。大多數銷售員都希望增加銷售量以積累財富,即使想達成其他目標,也需要金錢做後盾。
在一年一度的三藩市基金與保險年會上,北美地區最好的男女銷售員聚集在一起。令人驚訝的是,年度最佳銷售員竟在偏離都市的一家小公司工作。他隻有一個秘書,但他幾乎不需要其他任何協助,而且收入驚人。別人請教他成功之道時,他表示,其實沒有任何一個銷售員需要龐大的幕僚群或辦公室才能做事,想賺錢就應該少呆在辦公室內,並組織工作流程使其係統化。
他強調,要學會將辦公室變成研究所,在辦公室時,要準備第二天工作的“藥方”。他做銷售時,總是在書桌上貼一張紙條,上頭寫著:“我現在的工作可以賺多少錢?”另一個道具是一支巨大、手繪的溫度計。這些標誌可以提醒他老待在辦公室是浪費時間,當自己待在辦公室做白日夢時,可將自己喚回現實,別懶洋洋的。
他提到他開始做銷售時,經理建議他給自己訂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那時候,他很喜歡那一年的年度跑車,還特地跑到附近的汽車經銷處打聽價錢。
所以聽完經理的話後,他立刻把一支原來釘在牆上的溫度計移走,然後在牆上畫了一支手繪溫度計,把他喜歡的車的車價寫在最上麵。
每做成一筆生意,他就把半數傭金的金額塗在溫度計上,另一半傭金是他的固定支出和儲蓄,這種激勵方式竟能使他賺到許多錢,眼見溫度計上被塗滿的部分一周高過一周,隻花幾個月時間,他就買得起夢想中的跑車了。自此而後,他立下更多切合實際的目標並一一實現。
恰當的目標是人生努力的方向。他說當他擁有足夠的錢買跑車時,那種滿足、驕傲和充實的感覺真是難以言喻。為了完成目標,他幾乎完全拋棄了以往懶散的習性,持續努力工作,因為牆上不斷“升溫”的溫度計實在非常美麗。
身為一名銷售員,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設定太難或太容易的目標,這兩個極端都會阻礙銷售員的成功。因此,設定目標應該客觀、現實。
別替自己找借口
銷售工作是離不開失敗的,任何一名銷售員在銷售過程中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但是所有錯誤都是有價值的,銷售員必須在錯誤中吸取經驗,不斷地學習和完善自己的銷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