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解讀經營細節(3 / 3)

大道理:商品管理中,規範價簽管理不可忽視。商品在換季或促銷期間,價格發生變動是很正常的。價格變動了,價簽也要隨之變動,否則將無法為顧客提供準確清晰的信息。

是否有貨

一天早上,一商場剛開門,一個顧客就來買皮箱。當班的員工由於沒做日清日結賬,所以對商品留存情況不清楚。當顧客看中一款箱子,問是否有貨時,員工不假思索地說:“有。”於是開票讓顧客交款,待顧客回來取貨時卻發現僅剩樣品了。盡管員工一再道歉,並建議顧客挑選其他款式,顧客依然很生氣。

大道理:無論賣什麼商品,當顧客有意購買並詢問是否有貨時,都應該先查賬、看貨,待掌握了準確信息後再回答顧客,否則會給顧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繼而影響到自己的形象。

袖手旁觀的賣主

一位抱小孩的女顧客選購了一台微波爐,想請員工幫她送出商場。員工不管,隻是找了一根繩子把商品簡單地捆紮了一下,讓顧客自己解決。無奈,顧客隻好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拖著微波爐。沒走幾步,孩子就哇哇哭起來,搞得顧客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此時,幾名員工就站在距顧客幾步之遙的地方聊天說笑,對此視而不見,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忙。

大道理:平日走在大街上,見到有婦女抱著孩子拖著東西,有公德心的人都會主動幫助,何況顧客購買的又是我們的商品。倘若麵前是我們的妻女姐妹,我們還能這樣嗎?

所答非所問

一顧客到商場買肉,在鮮肉專櫃前問員工:“有前臀尖嗎?”符合邏輯的回答應該是“有”或“沒有”或“請稍等,我看一下有沒有”,而這位員工直接就問顧客:“您要多少?”顧客回答:“要二斤。”之後,員工才打開冰櫃查看,發現沒有了,便告訴顧客說:“對不起,沒有了。”可是,這卻給顧客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員工是嫌自己買得少而不願賣,心裏非常不快。

大道理:顧客問什麼就答什麼,不能立即答複的,要請顧客稍等,馬上去查看。確定有貨再進一步詢問顧客需要的數量,這才是一個基本符合大眾思維的程序。

最好的鼓勵

美國的“化妝品皇後”瑪麗·凱的成功是因為她善用讚美來激勵自己的職工。

有一位推銷員雖然很有能力,但因其經驗不足,兩次展銷會上都沒有賣出什麼東西。第三次展銷會上她賣出了35美元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可就是這樣,瑪麗·凱反而表揚她說:“你賣出了35美元,比前兩次強多了!”上司誠懇的誇獎,使得這位推銷員心裏熱乎乎的。經過努力,這位推銷員終於成了一名推銷強手,其上司也因善於運用誇獎的方法而被瑪麗·凱重用。

大道理:讚美是激勵部下的最佳方法,在所有管理手段中效果最好。因為每個人都有喜歡被誇獎的心理,如果讓這種心理得到滿足,他們將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以誠待人

一天,一個乞丐來到了美國一家大的麵包店內。當店員包好一個麵包準備遞給那乞丐時,他看到那乞丐髒乎乎的手,很是反感。麵包捏在手裏猶豫了一下。這時,正趕上老板走過來,看到了這一情景,連忙接過店員手中的麵包,非常有禮貌地遞給那個乞丐並微笑著說:“歡迎您再來光臨。”

乞丐走了,店員不解地問老板:“您幹嘛要親自招呼這樣的人呢?”老板回答說:“這是起碼的商業道德,也是我們做生意的秘訣。”

大道理:對於那些常來的主顧,我們肯定都會熱情招待的。而那個乞丐是傾其所有才買到一個麵包的,這樣的人,我們更應該好好招待才對。待人不可分貴賤,這樣我們才能吸引顧客。

狗猛酒酸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釀製的酒香味醇厚,做生意誠實公平,待客人殷勤周到,店外的酒旗高高地迎風招展,可就是賣不出去。時間一長,酒都變酸了。

賣酒人很是不解,就去請教鄰裏的一位長者。這位長者告訴他:你養的那條狗太凶猛了,人們害怕狗咬,誰還敢來買你的酒,酒變酸也就可想而知。

大道理:在商業營銷中,狗猛酒酸的案例比比皆是。許多新聞報道中就看到諸如對顧客搜身、侮辱顧客等事件,企業有這麼多猛狗,顧客怎能上門,商品怎麼能銷售出去呢。

說話的細節

一位40多歲的女顧客發現自己的視力差了,看報也看不清楚,懷疑自己眼睛老花了。於是,她到一知名店去配眼鏡。

女店員問她:“你需要配的眼鏡是看遠的還是看近的?”並向她解釋,遠的是看電視、戲劇用,近的是看書報用的。

女顧客懷疑自己老花眼,女店員說:“你這麼年輕,離老花還遠著呢!”

一句話說得女顧客心花怒放,配了看遠看近兩副眼鏡。

大道理:隻有經過實踐磨煉的人,才能越來越體會到“企業就是細節”的真諦。如果他沒有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個細節的務實精神,就達不到“舉重若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