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告示打出後,不到一個星期滯留的攤位全部被搶租一空。
大道理:每個人都有十分濃烈的湊熱鬧的興致,李老板情急之中正是抓住了客戶的心理進行了“大膽”運作。
以磚引玉
日本人小林一三董事長在大阪建了一百貨店。有一天,他命令秘書前去大阪市內所有的飯店吃咖喱飯。秘書覺得自己大學畢業,做這種工作太不值得,但老板的命令不敢有違,隻好遵命,立即到處去吃咖喱飯。吃遍了大阪市咖喱飯之後,秘書就把其中顧客最多、效益最好、味道最美的報告給董事長。
小林聽後立即把那家賣咖喱飯的飯店請到百貨店內營業,再把咖喱飯的售價降低。想吃物美價廉咖喱飯的客人就從四麵八方像洪水般湧來,在吃喝之後,少不了在百貨店買其他商品。因此,自從小林請來咖喱飯店,百貨店的銷售額一下增加了6倍之多。
大道理:百貨店老板的精明就在於他能巧妙地“借客”經營,將別人豐富的客源為自己所用,帶動銷售,這種經營戰略值得商家借鑒。
免費電話
美國一家生產化妝等日用品的著名廠家,為了聽取用戶意見,別出心裁推出免費電話向消費者征詢意見。他們在產品包裝上標明該公司及各分廠的800電話號碼,顧客可以隨時就產品質量問題打電話反映情況,費用全部記在公司賬上。公司則對所來電話給予回複,並視情況獎勵。一年之內該公司就接到近25萬個顧客電話,從中得到啟發而開發出的新產品銷售額近1億美元,而公司的電話費支付不過600萬美元,這一進一出讓老板喜不自禁。
大道理:想方設法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想問題,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探求消費者的想法。這不僅僅是花小錢獲大利的問題,同時體現企業的一種經營理念。
家樂福事件
不久前,重慶“家樂福江北金觀音店”為慶賀開業,準備開展為期3天的特價酬賓活動。其中1.25升的百事可樂售價5元,同時贈送一聽價值2元的天府可樂。當天重慶某報上刊登家樂福特價酬賓廣告卻是“百事可樂原價5元,現價買一贈一(2元)”。
由於廣告有歧義,當天一大批顧客湧向家樂福,搶購1.25升裝的百事可樂,但當顧客以每瓶2元的價格付款時,收銀元卻不知所措……就在顧客與收銀員為價格僵持不下時,家樂福江北分店店長、法國人布拉鬆對收銀員說:“尊重顧客的意願。”並調集保安維持秩序,同時在本市報紙上發了啟事對原廣告修正。
上千件百事可樂以大大低於成本價的價格售出,但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大道理:對於企業而言,發展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關鍵看企業如何麵對,怎樣處理。所以,公關絕對不是救火,它應該是一項必須持之以恒的工作。
240塊冤枉錢
一顧客挑選了一台價格為7360元的空調。由於當時沒貨,員工讓顧客先登記,說過兩天來貨再打電話通知。可是快一個月了,顧客也沒接到通知,於是親自到商場,一看已經有貨了,就問員工為什麼不通知。員工拿出登記本查了一下說:“沒有您的名字。”顧客發現那不是當時的登記本。因為還想買下那台空調,顧客隻好忍著不滿去交款。可是發現,同樣的型號現在的價格是7600元,比上個月多240元。這錢花的,顧客怎麼想都覺得冤枉。
大道理:商場製定缺貨登記製度,是為了給顧客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服務,而不是一種給別人看的形式。如果隻做表麵文章,所謂登記記完了就完了,這樣的登記製度不如不要。
兩份商品三份錢
一次,一顧客買了許多食品,其中有兩盒鮮奶,每盒標價3元。交完一算,顧客無意中看了一眼小票,發現小票打印的是三盒鮮奶的錢。與收款員複核確認後,顧客拿到了退款。過了幾天,顧客又來買食品。鑒於上次的經驗,顧客這次拿到小票後特意多看了一會兒,果然發現本來買的兩瓶可口可樂在小票上變成了三瓶。顧客慨歎道:“我一直非常信任你們商場,可兩次發生這樣的情況,實在太令人失望了。”
大道理:同樣的問題一再出現,恐怕不是“偶然”可以解釋的了。對零售企業來講,收款員工作一旦出現紕漏,顧客很容易產生對商場的不信任。
一件商品兩個價簽
一顧客看上了一件針織衫,準備買時卻發現商品上掛著73元、62元兩個價簽。顧客不知道哪個是真正的價格,就問員工這件衣服到底賣多少錢。員工張口就說:“73元。”然後隨手撕掉了62元的價簽。看到這種情況,顧客搖搖頭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