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解讀服務意識(2 / 3)

辦卡遭冷遇

一顧客去辦理榮譽顧客卡。

接待室裏隻有一名員工,正往電腦裏輸入信息,還有一些顧客正在填寫表格。

該顧客讓員工給他一張表格,但員工卻說:“你沒看見我忙著嗎?”

大道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首先保證為顧客提供滿意服務。隻要顧客有要求,員工應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哪怕是很重要的公事,都要先來接待顧客。

忙碌的收款員

一顧客在超市選了滿滿一筐食品,結賬時發現正趕上交款高峰,每個收款台前都排起了長龍。顧客心中有些焦急。突然,她發現最西邊的一個收款台此時隻有一名顧客在交款,於是和其他幾名顧客一起呼啦啦排到了這個收款台前。因為以前有過收款台突然關閉而空排一場的遭遇,顧客拿不準,於是非常客氣地問收款員:“小姐,一會兒還收款嗎?”收款員沒反應,依舊忙著手裏的活兒。顧客又連著問了七八聲,收款員這才抬頭瞪了顧客一眼,“誰說不收了?”顧客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噎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大道理:對顧客要保持基本的禮貌。既然顧客有問,員工就要有答,而且回答問題要得當。這裏的員工不僅所答非所問,而且語氣生硬,並伴有瞪視顧客的惡劣行為,顯然是不正確的。

“您就將就吧”

一顧客買了一台微波爐,到家後才發現底座有些不平,門也關不嚴,於是回到商場想換一台。員工拿出一台,發現門還是關不嚴,顧客要求再換一台。員工有些不耐煩了,遲遲不肯去取貨。顧客懇切地說:“再拿一台看一看,差不多我就要了,再也不麻煩您了。”員工很不情願地又拿出一台,嘀咕道:“差不多就行了。”這一台,門的情況果然好一點。顧客高興地拿回家了。可到用的時候,發現噪音太大,隻好再次回到商場換貨。員工眉頭緊鎖:“都這樣,沒什麼挑的,您就將就吧。”

大道理:在買方市場的今天,挑選商品的主動權把握在顧客手中。一件商品被顧客翻來覆去地比較、衡量,是理所當然的事。既然商品已經豐富得足以讓自己稱心如意,顧客哪裏肯“將就”?

一台微波爐

一對夫婦指名要買某品牌某型號的微波爐,可員工經過耐心詢問,了解顧客的具體需求之後,向顧客推薦了同品牌另一型號的微波爐。員工介紹說:“這款比您要的那一款隻少一項燒烤功能,其他功能基本相同,價格卻便宜許多。您家裏已有烤箱了,再買帶燒烤功能的微波爐有些浪費。”顧客覺得員工的建議不無道理,滿意地購買了該商品。而且,回家試用後,發現商品質量穩定、性能良好,十分適合自己使用。顧客非常高興,親自到店鋪對員工表示感謝。

大道理:為顧客推薦適合他們並物美價廉的商品,才是服務專業和對顧客負責的表現。急功近利的服務,非但不能為企業的誠信形象增添光彩,還將無形中趕走來過的顧客。

打歪孔的皮帶

一顧客花500多元買了一條法國皮帶。員工在打孔時,邊幹邊與旁邊的人聊天,一下子把孔打歪了。顧客當時真想把商品退了,但一想商場總體服務還不錯,況且員工是免費幫助打孔的,怎好責怪。於是每日歪係著皮帶,心裏別別扭扭。

大道理:不管是有償的還是義務的,顧客都有權享受到最好而不是殘缺的服務。對員工來說,從事的所有工作企業都已經支付了工資,根本不存在義務勞動的問題。

“你不識貨”

一顧客打算在某商場定做一條褲子,但是在選擇麵料的時候有些拿不準。好不容易看上一種,便問員工是什麼料的?員工回答:“是緞被。”顧客用手仔細摸了摸,覺得有些粗糙,就問:“我聽說緞被手感很細膩,這個為什麼這麼粗?”員工回答:“這說明你不識貨。”顧客十分惱火:“這不是糟蹋人嗎?”於是氣衝衝走了,褲子也不做了。

顧客隨後到了內衣貨區,在某品牌專櫃前,看見純羊毛內衣的標簽上有寫72支紗的,有寫64支紗的,便問員工兩者有什麼區別,是否紗支越高越好。員工不客氣地反問了一句:“您聽誰說的?”弄得顧客站在那裏,不知說什麼才好。

大道理:張口就否定了顧客的質疑,甚至還隱含了對顧客的蔑視嘲諷,顯然把顧客理應享有的消費知情權給剝奪了。顧客有疑問,不僅要耐心解釋,還要聽顧客的看法,這對提高業務技能是好事。

進口眉筆

一顧客想選購一支眉筆,員工起初態度還算熱情。但是,當顧客覺得價格較貴,難於接受時,員工馬上換了一種口氣:“這還貴?這是法國進口的,在進口品中算便宜的。”顧客感覺被潑了一頭冷水,購物興致全無。

大道理:價格隻是商品的一個組成因素,我們在介紹商品時,完全可以全麵真實地展示商品,以商品的優點打動顧客,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讓顧客覺得物有所值。

“這裏不是農貿市場”

一顧客想買條褲子,問能不能打折,員工回答不能。

顧客說:“不對啊,我上次買褲子,一個售貨員就給打折了,這次你為什麼不行?”

員工答道:“她是她,我是我,反正我不能給你打折,這兒又不是農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