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解讀顧客滿意(1)(2 / 2)

吉勒斯百思不得其解,當晚,實在按捺不住,照著名片撥通了電話。“先生,對不起!我看您本來要買車,後來卻生氣不要了,能不能告訴我哪裏做錯了,好讓我以後改進?”

“我是很生氣!我是要買車子,連支票都開好帶在身上了!”

“可是,我在走廊上提到買車子的原因時,你卻毫無反應。知道嗎?我兒子考上醫學校,全家高興極了,所以要買車子送他!我說了三次,兒子!兒子!兒子!你卻隻說:車子!車子!車子!”

吉勒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錯在自己根本沒有真正關心客人,沒有體會客人極欲與人分享喜悅的心情。

大道理:不管顧客是悲是喜,隻有當你真正去關心客人,理解客人,體會客人當時的心境,主動與他分享——他才能與你的心靈產生共鳴,促使彼此交易的達成。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有一個餐廳生意很好,門庭若市,餐廳的老板年紀大了,想要退休了,就把3位經理找了過來。

老板問第一位經理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一位經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雞。”

老板接著問第二位經理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二位經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

老板又叫來第三位經理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第三位經理認真地說:“客人先點雞,就先有雞;客人先點蛋,就先有蛋。”

老板笑了,於是擢升第三位經理為總經理。

大道理:顧客就是上帝。隻有一心為顧客著想的人,才會真正贏得市場,獲得成功。

兩份菜單

老趙下崗後,經營一家餐館,雖然餐館的飯菜美味可口而且價格便宜,但就是沒有客人上門。最後,一位營銷大師告訴了他一個方法,從此生意紅火,客人不斷。

每當一位先生帶著他的女友進來,服務生就給他們每人一份精美的菜單,兩份菜單表麵看來完全一樣,但內容卻大不相同,服務生給先生的那份菜單是正常的價格,而給女士的那份菜單上的價格卻要比正常的價格高得多。所以當男人從容地點了一份又一份菜,要了一種又一種酒的時候,女士們會覺得他比實際上要慷慨得多。

大道理:做生意一定要懂得客人的心理。隻有滿足客人的內心需要,你的生意才會財源廣進。

冷若冰霜的員工

一顧客帶小孩到商場購買電子琴。看到琴種繁多,就向員工谘詢哪種好一些。員工愛搭不理地說:“全在這兒呢,你自己看吧!”顧客無奈,隻好自己挑選。選好後又問員工如何操作,員工的態度依舊很冷淡,“裏麵有說明書,自己看吧。”因小孩急需,顧客隻好忍氣吞聲,隨便買了一台了事。由於琴的體積較大,顧客又問:“商場負責送貨嗎?”“不送。”員工連眼皮都沒抬。

大道理:對於顧客,我們是侍者,我們的每一分收獲都將以付出辛勞為前提。如果我們期待生意做強做大,就必須通過熱情服務來贏得顧客滿意。

“有事說事”

一顧客想買一台洗衣機,來到商場準備向員工谘詢一下關於洗衣機的知識。那名員工剛洗完手回來,正往手上擦油。顧客一句話還沒說完,就被她硬生生地打斷了:“有事說事。”說完,就轉過身不理睬顧客了。顧客的心一下子就涼了,隻好悻悻離開。

大道理:顧客是一種資源,需要認真培育和維護。雖然這種服務未必立刻就能帶來生意成交,但是卻很可能喚起顧客潛在的未來購買需求,對於企業,這才是最重要的。

誰錯了

一顧客買了一套165元的化妝品,到收款台付了200元,收款員找回35元。顧客覺得有些不對,便隨口說了一句:“錯了,應該找45元,少找了10元。”收款員一聽,臉色頓時不好看了,頂了一句:“誰錯了?你自己加加!”

大道理:麵對顧客的質疑,收款員條件反射般地產生反感,沒有複查,沒有解釋,就出言不遜。這是對顧客的不尊重。顧客不是收款員,對數字不那麼敏感,有時對找款有些疑問是很正常的。

抽獎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