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立誓滅政敵
美國總統林肯在各方麵的言行都成為後人的楷模。當然,他也有忍無可忍而失態的時候。
有一次,他與另一位政治人物因政見不合而反目,林肯當時氣得大罵:“這個混蛋。他就是我的死敵。我要幹掉他。”但令人驚訝的是,幾天後人們發現那個讓林肯恨得咬牙切齒的政治家,居然與林肯談笑風生,儼然如好友一般。
於是有人就問林肯:“他不是你的政敵嗎。你不是要幹掉他嗎。”
林肯泰然道:“不錯,我是要幹掉這個敵人。我把他變成我的朋友,那個‘敵人’不就等於被我‘幹掉’了嗎。”
大道理:商場如戰場。要打贏戰役,與競爭對手結盟,則是遠比擠垮對手更有效率、更高境界的商戰手段。
一棵銀杏樹的爭論
兩戶人家共有一塊空地,空地上長著一棵枝繁葉茂的銀杏樹。對於這棵樹的歸屬問題,最初兩戶人家都不在意,因為銀杏果子有毒不能吃,除了夏天能在樹下納涼之外,再沒有什麼別的用途。
後來,其中一戶人家的年輕人了解到銀杏果雖然有毒,卻是很值錢的中藥,這戶人家便把成熟的銀杏果全部摘下,換回了大把的鈔票。
消息不脛而走,另一戶人家要求平分那些錢,但遭到了拒絕。情急之下,這戶人家找出土地證,發現這棵銀杏樹劃在自家的界限內,便提出了強烈的要求。對方當然不同意,並找到一位老人作證:這棵樹是他家的曾祖父種下的。
一個有“地”,一個有“樹”,那麼由地上的樹長出來的果實該歸誰。法院也甚感為難,建議庭外調解。案子就這樣擱置下來。於是每當銀杏成熟時,兩家就沒完沒了地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這樣的日子一直延續了十年,直到整個院子拆遷。
大道理:如果為了獨占一份利益,而失去合作的機會、和諧的環境以及平和的心態,是很不值的。“貪婪”不僅實現不了利益最大化,反而會最終讓你賠光你的老本。
負債經營的學問
美國的約翰·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王朝”的締造者,被譽為全美企業界的拿破侖。
1855年,洛克菲勒中學畢業之後,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工作成績相當出色,後來因為薪金問題與公司分道揚鑣。洛克菲勒找到舊日相識莫裏斯·克拉克合辦企業。但此時洛克菲勒手中隻有800美元,就從他父親那裏借來1000美元。之後,為了擴大企業的規模,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到他父親那裏借高利貸,利息為100%。第一年他們就經銷了45萬美元的貨物,贏利4000美元,第二年又贏利1.7萬美元。
1863年,莫裏斯·克拉克的朋友塞繆爾·安德魯斯入股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號,大家一致同意經營煉油業。
但好景不長,由於合夥人彼此的意見分歧使商行負債累累。雙方各持己見,於是決定將企業出售給出價最高的人。
在1865年2月2日舉行的拍賣會上,洛克菲勒和安德魯斯一方以比克拉克高500美元,即7.25萬美元的價錢搶到了生意。
洛克菲勒手頭上一時沒有那麼多錢,便從銀行中借出7.25萬美元交給了克拉克。
洛克菲勒每憶及此時,便發出深深的感慨:“這一天決定了我一生的事業。”
大道理:企業總是要發展的,當經濟上有困難時,必須要想方設法借雞生蛋,借錢生錢。
企業的上帝
美國第四大零售店華爾連鎖商店成功的秘訣就一句話:“我們對自己的員工關懷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