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我的世界很小——所以懂得對細微的事情微笑(2)(2 / 3)

“要告訴小男孩,如果可以讀書,便要努力走出大山,去采摘一個更新奇的世界。如果沒有走出大山,要記得,要記得接受自己的現狀,忠於自己,並且熱愛自己。這與你在大山內外沒什麼關係。”

對於支教,我最怕的就是我們去帶給了他們願望與力量,他們多年後卻未能如願看到多年前曾被描述過的城市。

想到這裏真讓人感到絕望。

2

你別跟我提處女不處女的事兒。我的態度依然是,忠於自己,並且熱愛自己。

態度和心紮根在你自己身上。我說守身,總有人會大聲嗬斥我不懂情到濃處和人生疾苦,我說不該放浪形骸,總有姑娘會自己掀起裙子。

我和他在鳳凰古城的時候,我們住在臨江的房子前。夜幕裏我坐在床邊,看水麵燈火閃閃,有那麼一刻,我認為人生大抵如此。

他坐在我身旁,說,你有想過這輩子就跟著我嗎。

那年我倆十九歲。

我沒有回答,也不敢看他的眼睛,我怕看到太多我擔當不起的期許。

我不知道。我還沒有愛到我堅信天荒地老的地步。畢竟我已是成年,深知有許多日日企盼而終於做不到的事情,未來的我是否後悔此刻呢。

我糾結的算盤還沒打完。他忽然把我撲倒。

我的本能讓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掙紮。

那一刻大抵是我不如想象裏的深愛,也大抵是太清醒太過於克製。

我坐起來,頓了頓說,你抽根煙吧。

他抽了一宿的煙,我看了一晚的電視。一夜無話。

後來我們分手了,然後就再也沒見過了。

我後來想過很多次關於這個“該不該”的答案,到最後也沒得出個確定的所以然來。

私以為,這個話題沒有答案。讓自己信服就好。當掀起裙子的時候要忠於自己的想法,確保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熱愛自己。

後來閨蜜問我,該不該和男友滾床單,我說不要。“當你問我的時候,你就已經在猶豫了。”

我媽沒讀過多少書,但是她用她的人生曆練和歲月沉積的下的經驗告訴過我:當在現狀和改變之間猶豫不決時,暫時維持現狀是不會出錯的。

我並不是克製情欲,隻是覺得性愛實在是一件美妙到水到渠成的事兒。你怎麼能拿到天平上反複掂量呢。

我完全能理解和尊重這種不能輕易撼動的古老的價值觀。也著實深深地為我們被這個桎梏所圈禁而感到遺憾。

“不管你做沒做,最後的底線要有,真的出了問題還有我。”我隻能給她留下這麼一句話。

3

在我還年少輕狂的2013年夏天,有幸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睿智與幽默早被我拋之腦後,唯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出奇深刻:

你說:“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你坐在陽台的椅子裏,背對著大海,清晨三點,你點起煙。

在很小的時候,我總幻想:我會突然掌握輕功這門高超技藝,然後飛簷走壁,騰雲駕霧,在半空中哈哈大笑地看著同學們目瞪口呆的樣子。那感覺真是爽爆了!日複一日,我連輕功的皮毛都沒領悟,這個幻想終於在歲月車輪的碾壓下被淪為“意淫”。

再大一些,我看著電視裏的羨煞旁人的電影明星,總覺得比他們不如隻是因為我年紀小。我長大了也會那樣光彩奪目。是的,我幼稚而固執地這樣認為。當我眼睜睜看著一批批當紅藝人,甚至女優們與我的年紀的差值越來越小時,我才開始意識到:我終究,隻是個極其平庸的人。

這實在不是厭世的觀點,而是曆經世事重重後的我終於可以在承認自己平庸的同時,學會忠於自己,並且熱愛自己。

我自負過,自負是一種覺得自己處處甩別人好幾條大街,骨子裏卻充滿了現實不得所願的悵惘的複雜情緒。

我也自卑過,自卑的人內心處處有一杆秤,別人總無心作比,自己卻要把秤砣放進別人那一側。

後來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一個到二十歲還依然庸庸碌碌的人,還有救嗎?

我回答說,你要學會忠於自己,並熱愛自己。

坦然接受許多人比自己優秀,許多人比自己懂得克製,許多人比自己努力。也坦然接受許多比自己有才華的人卻沒有自己的條件,許多比自己更珍惜生命的人卻不如自己生活。

你才二十歲,未來很長。

我們都是這大千世界裏的凡夫俗子。我們都要經曆一段自認為很了不起的英雄主義,然後再費盡力氣爬過一條布滿挫折的荊棘,最後摒棄那些可笑的自尊與自以為是。

要告別內心敏感的自我。

忠於自己,並且熱愛自己。

梧桐是棵相思樹

文/午歌

我的家鄉在華北平原中部,那裏到處生長著高大茂盛的梧桐樹,有時遠遠望到一樹梧桐,優柔的舒展枝葉,在蒼莽的天地間,顧自招搖,一種對家的感應倏然騰起,腳下的步子也便結實起來。

我三歲時隨爺爺、奶奶一起搬進新居,單元門的門口就栽植著兩株梧桐。起初他們隻有碗口大小,後來竟發福生了水桶腰,到了現在,二十幾年光陰,兩個成年人也無法將其合抱。那時,奶奶總在樹下喂我小米粥,一勺一勺,偶爾我頑皮地圍著桐樹跑圈圈,奶奶竟能繞過樹幹,一把從容地抓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