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說話的聲音不要太響。在火車裏,在飛機上,或者是在別人放爆竹的地方,提高聲音說話是不得已的。但是平時就不必要也不能太大聲。在公共場所或在會客室裏,過高的聲音會使對方感到不舒服。
說話雖不能太快也不能太響,但在談話中,每句話聲調也該有高有低,有快有慢。
說話有節奏,快慢合適,這可使經理談話充滿情感。經理可留心那些使人聽而忘倦的人的說話方法,留心舞台上的名角念詞的方法。
除此之外,管理者還要揣摩如何用詞。說話越簡練越好。有些人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拚命說許多話,還是無法把他的意見表達出來,結果對方費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卻抓不到他話中的意思。所以,話未說出時,應先在腦子裏打好一個輪廓,擬幾個要點。
說話的藝術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從現實中鍛煉出來的。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一名管理者,如果沒有良好的口才,如同鳥兒沒有羽翼,無法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特有的聯係方式,而企業與外部環境的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放大。管理溝通既是一門技術,又是一門藝術,它有特定的規律和技巧。學習和掌握這些技巧,不僅會使人工作心情舒暢,而且會使人人緣極好,生活美滿。對公司來說,有效的內外溝通是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取成功的秘訣之一。
管理者的溝通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比他的知識水平、分析能力和智力程度更為重要,良好的溝通,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你必須機靈一些,創意要能提起人的興趣。如果你總是向管理者嘮叨一些婆婆媽媽的瑣事,你的前途就無望了;
(2)與人溝通必須帶有自信,不說廢話才是懂得溝通的幹練之才;
(3)輕鬆瀟灑的態度對於溝通的成功至關重要。你如果過於緊張,別人看著也會難受;
(4)說話人的誠實會給對方一個好的印象。因為世上說謊行騙的人太多了,誠實一定會有助於你的成功;
(5)對對方的興趣所在、關心焦點、好惡要敏感;
(6)保持適當的幽默感。
有位經驗老到的溝通好手的建議相當詼諧又發人深省,他說:“溝通之道,貴在於先學少說話。”多聽少說,做一位好聽眾,處處表現出聆聽、願意接納對方的意見和想法的模樣。這時候,你會慢慢發現到對方也比較願意接納你,並且提供你所需要的答案和訊息,甚至把他的真正想法告訴你,讓你一切事事順心如意。
一位成功的管理者必須經常花相當多的時間,和他的夥伴及上司作麵對麵的溝通時,最常被運用到的兩項能力,一是洗耳恭聽,另一項能力則是能說善道。
所謂“洗耳恭聽”,指的就是“傾聽”的能力,這是邁向溝通成功的第一步。至於“能說善道”,則是“說服”的能力。當別人來跟你做當麵的溝通,或者你主動與別人進行麵對麵的晤談,爭取夥伴支持你的計劃並爭取他們的通力合作時,你是否善於運用“傾聽”與“說話”的藝術、功夫,來達成你的目的呢?
在談到這些原則、技巧之前,你不妨反複思考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家邱吉爾的一句金玉良言:
“站起來發言需要勇氣,而坐下來傾聽,需要的也是勇氣。”
改善傾聽技巧,是溝通成功的出發點。上天賦予我們一根舌頭,卻賜給我們兩隻耳朵。
所以我們從別人那兒聽到的話,可能比我們說出的話多兩倍。希臘聖哲這句話的用意,就是告訴我們要多聽少說。
溝通最難的部分不在如何把自己的意見、觀念說出來,而在如何聽出別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