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魚類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
魚類有一種共同的特性:在群居時,如果一條領頭的魚變得心神不定,其他的魚就會離它而去,分散開去探索是否發生危險。如果其中有一條魚表現得非常鎮靜,這些魚就會聚集在他的身邊繼續前進。
科學家將一條魚的大腦去掉,這條魚一直與普通的魚一樣,但對危險沒有知覺,它對離開群體也毫不在意。一旦它離開群體,自由地遊來遊去時,所有的魚都會隨它而去,即使前麵就隱藏著危險。
人也是一樣,隻要覺得跟隨你沒有危險,會得到自己的利益,你的身邊就會聚集很多人。
因此,培養自己的決斷能力對於管理者是至關重要的。
嚴格執行既定的方針和策略,事情要考慮周到後及時訂出決策,突發事件當機立斷,對下屬的建議和工作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上都可以使下屬覺得管理者有主見。
以下幾種心理對正確判斷有嚴重影響,應予以避免:
(1)虛榮心理
虛榮心實質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他們往往缺乏自知之明,為了維護個人的名譽地位而不顧主客觀條件,訂高指標,隻顧眼前的局部利益,甚至吹牛皮放大炮,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最終招致決策的重大失誤。
(2)獨斷心理
其特點是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傲慢專橫,家長作風一言堂,排斥科學決策和群體優化決策,聽不進任何人的正確意見,總是毫無理由拒絕考慮別人的建議。
(3)逆反心理
有這種心理的人,或者感情上與別人不和,總是對著幹;或者過於好勝,不從實際出發,思想浮躁、偏激總是對別人的方案吹毛求疵,非要大大超過對方不可。或者預先在思想上就有了“定勢”,結果,別人提什麼好的建議也容易當作耳旁風。
(4)從眾心理
有這種心理的人屈從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意見,或對權威的盲目崇拜,他們依賴性強而獨立性、自覺性差,更談不到創新性。
(5)自我辯解心理
有些人在選擇方案,采取行動之前,一般比較謙虛理智,能聽取不同的意見,一旦做出決定,其心理態度便發生了奇妙的變化。他們變得隻樂意聽取讚成的意見,而不願意再聽取反對的意見。即使許多意見確實有道理,確實證明自己認定的方案有缺陷、有失誤,但他們還是極力尋找對自己支持的意見,極力為自己辯解。這種心理嚴重阻礙決策方案的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