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何以田中隻被稱為電腦推土機,而沒有被稱為電腦刮胡刀呢?因為推土機的馬力雖然很大,但卻不很敏銳,而田中的表現也略微遲鈍,正好和推土機的性質相同。田中就任總理大臣之後,倡導“日本列島改造論”,並加以實行。
觀其實踐方式,便使人產生一種非依賴敏銳頭腦,而是依靠踏實作為成功的感覺,非常富有唐吉訶德式的魅力。
但後來的田中角榮,不再堅持過去那種單純和有些遲鈍的形象,而將內在的敏銳顯露於外。據專家研究,田中現在所表現的敏銳作風,多半是由於他依靠財富力量所獲得的強大權力引起的。其實,田中角榮本身至今仍保有相當濃厚的遲鈍性格色彩。從他牽強地使用強力壓迫有關單位改變洛克希德事件對他的不利裁判,結果反使自己不得不下台的情形,即可充分證實這一點。
大平正芳也是位因未將內心的敏銳顯露於外而獲致成功的人物。其實,他是個相當聰明、且反應靈活的人。由於生性酷愛讀書,當他就任池田首相的秘書官時,不論多麼忙碌,都會抽空逛逛位於神田的書店街,並買幾本中意的書回家品味。但是,大平卻以說話速度慢條斯理而聞名,其實這可能是他故意隱藏敏銳的真麵目,佯裝成反應遲鈍,而予人安心之感,此乃避免受人攻擊的巧妙方法。
但大平在與親信幕僚談話時,不但速度快,而且能言善辯。
在我們所采訪過的經營者中,有好幾位都不會將他們的敏銳顯露於外。即使是突進型或臨陣指揮型的領導,外表看起來也都顯得略微遲鈍。剛開始時我們覺得莫名其妙,後來幾經思考,才明白他們是堅持外表不可太銳利的原則。
顯露出自己的弱點,引起別人的惻隱之心而想伸出援手的處事態度,也是吸引人的因素之一。
如以新聞記者的情形為例:
“想讓自己真正想寫的文章能順利刊登出來,必須使用一些技巧才行。亦即故意顯露一些使人一眼可看出,但和所報導事件的基本構成無關的錯誤。當總編輯在審稿時,很容易便會發現這些錯誤,並懷疑對方是否有意如此。但由於不是嚴重的過錯,所以不會指責執筆人。結果因為對那些無傷大雅之誤的留意,不但不會將執筆人所主張之點刪除,而且會更細心地欣賞其作品,與留心對方的為人。”
雖然這種方法的效用很令人懷疑,但至少敘述得很有趣。由此可知,即使彼此的立場不同,但和頂尖管理者魅力因素有其共通之處。
類似這樣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例如,出現在電視畫麵上的人物,並非因為身為管理者才采取那種行動,但其是否受大眾歡迎的情形和管理者具有統率力是相通的。
例如,著名評論家主持某電視台的時事評論節目,即是這種情形。雖然他說起話來字正腔圓,反應也十分靈活,但卻不太受歡迎。因為和他共同演出的人經觀察,都覺得這位評論家精明得可怕。後來改由另一位評論家主持,收視率才逐漸提高。雖然後一位評論家因為粗枝大葉、反應遲鈍,而被揶揄說:“那個傻蛋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但由於能令觀眾有安心之感,而廣受歡迎。
流行歌手的情形亦然,有些人雖然歌唱得很好,卻不一定受歡迎,反而是那些能適當表現笨拙的歌手,唱片銷售情形較佳。同樣情形也發生在暢銷小說作家身上,通常都是文筆不很好的作家,所寫的小說較為暢銷。
我們並沒有意評論這些人,隻是認為能適度表現笨拙和遲鈍的人,反而更易為人吸引,亦較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