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要濫用權力(1 / 1)

權力是一種管理力量,權力的運用則是有法度的,而不能是管理得個人的欲望的自我膨脹。

管理者應當明白:從表麵形式上看,用人是上級對下級的一種權力運用。但是如果簡單地這樣理解,那就錯了,因為用人不是權力專製的表現,而是權力調控的表現。

權力是一種管理力量,權力的運用則是有法度的,而不能是管理得個人的欲望的自我膨脹。因此一個高明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白這一點:自己不是工作是管理,而不是專製;也就是說,上司不是監工,因為監工即是專權的化身。把自己當做監工,往往大權獨攬,把所有的部屬都看成是為自己服務的;這樣的上司,永遠成不了好領導。或者說,監工式的管理已經與現代企業“以人為本”的思想相去甚遠。也許監工式的管理一時有用,但不可能時時有用。牢記這一點,會對企業領導的用人方式帶來益處,至少不會遭致部屬的心理抗拒,容易使雙方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際關係,從而創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氣氛。

管理者濫用權力,與對部屬不信任、不放心緊密相關。

這種不放心主要是對部屬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辦事能力的懷疑,認為部屬不能按時保質地完成任務,還不如自己親力為之,省得出現問題。這樣的心理促使上司越權,做出不該做的行為,加重了自己的負擔不說,也會使部屬心存不滿,剝奪了他們發揮才能的機會。

對於管理者而言,首先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沒有了解清楚的下層,對政治上不可靠,品行不端正,能力上不能勝任的部屬,不能草率使用,一旦使用,隻要沒有發生原則性的變化,就要充分信任,放手讓其工作,鼓勵他們大膽幹。

如果通過實踐發現部屬工作主動性、積極性較差,能力較弱,管理者就要加強督查,加大管理的力度,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促使部屬去努力工作,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寧肯監督、指導他們奮力苦幹,也不能圖幹脆,自己去做。

另外,管理者自恃高明,把自己看得比部屬高出許多,總覺得自己行,部屬不行,隻盯著部屬的短處,自己的長處,必然會出現濫用權力的現象。

任何人都必須正確地對待自己,以寬容的心理看待別人的不足,不能以自己的習慣模式去衡量、取舍別人。如果先入為主,在心理上對別人產生反感,過於指責和苛求別人,則是非常不明智的。能見人之長,更能容人之短,對於部屬的缺點,隻要不關大事就不要斤斤計較。如果認為部屬隻要存在弱點,就凡事不信任,越權幹預事務,本身就是不高明的做法。

管理者一般比較在意部屬的越權,卻會忽視自己的越權,這是需要加以認識與控製的。

“這是業務命令,你就照這方法做;不然,我會將你開除。”

像這種不顧部屬立場、強製的命令方式,是身為管理者所要絕對避免的。因為這樣,隻會徒然增加部屬的反抗心理,而收到相反的效果。

M公司的領導N,向其部屬O科長發出命令,要增建一間辦公室,須馬上出藍圖。於是O科長與其部屬犧牲了星期假日,終於趕出來一張詳細的設計圖。星期一早上準時交到領導手中,沒想到領導卻說:“這件事你不必做了,因為星期六我自己做了一下,結果還很不錯,所以把你的設計圖拿回去吧!我的圖就在這兒,你拿去實施好了。”

O科長回去後,深覺對部屬有無限歉意,然而又不好意思向他們說明。自此後,部屬均不再聽其指示,甚至在背後說他無能。

一個真正優秀的領導,絕不應該依靠權力來行事,再說,部屬本身也知道要敬重上司,那你又何必處處表現出你的權力呢?

可是有些領導,當部屬不按己意而行時,往往不願花點時間與部屬商談一下,馬上搬出權力,想借以操縱部屬。即使他不是用很強硬的態度,但此種行為即明白表示,他不相信部屬的能力。

“要相信部屬”,這是最重要的。當你期待部屬有所表現時,第一步——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無論多不可靠、多無能的部屬,一旦你命令他工作,即不可輕視他的能力。對他的努力行動應盡量給予援助,即使自己有好的構想,也要放在心裏。在部屬未提出比自己更好的提案前,要耐心的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意見和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