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越職擅權,就是在工作中超越自身職權的範圍,去管不該自己管的事情。
管理者應相信:各司其職,故天下方能大治。副職欲處理好與正職的關係,必須要明確彼此的職責和權限,進行合理的分工,同時,副職還要在實際工作中做到不越職擅權,不遇事推委。記住:認清角色、擺正位置是副職妥善處理與正職關係的基本前提和首要原則。
現代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充滿分工與合作的社會,分工就是每一個人都承擔著一定的可能是互不相同的活動,合作就是要把這些活動協凋統一起來,彙聚成有利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某種力量。分工與合作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分工不明確就會導致衝突,分工不合理就無法真正合作。這在正、副職之間表現得尤其明顯。
一般而言,正職是處於統領全局、協調指揮的位置上,對整個工作都負有責任。而副職是正職的助手,在委員會製下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與正職同享決策權,在行政首長負責製下具有某種決策建議權,在日常事務中,副職往往是擔負著某一方麵的直接指揮和協調任務。通過這種全局與局部的分工與合作關係,通常都能使組織任務得以完成。但是,由於領導統抓全局,因而非常容易與具體負責的副職發生職責權限的重疊與矛盾,成為兩者發生衝突的潛在根源。
因而,作為副職,首先應該弄清楚:自己是幹什麼的,應當幹些什麼及怎樣去幹。對於和正職可能發生矛盾的地方,一定要本著服從上級、有益工作的原則,認真對待。在職權發生明顯的交叉和重疊時,副職應及時地請示正職,通過協調、討淪、信息溝通等方式使正、副職的權責進-步明確化,從而保證領導班子的安定團結和各種工作的正常開始。
在明確與正職的分工後,副職還應在實際工作去落實它。
職位是僵硬的,而現實是複雜多變的。具體到某一件事,往往存在著性質模糊、歸屬不清的問題,這就要求副職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既要做到勇擔責任、敢於負責,又要防止越職擅權、衝撞領導。
所謂越職擅權,就是在工作中超越自身職權的範圍,去管不該自己管的事情。這種現象在現實中是經常發生的,往往導致正、副職之間的關係緊張,氣心不和。有的副職不懂與下級相處的規矩,不分場合、不注意身份、不講分寸地亂表態、亂做主,甚至是顛倒主次,無視正副。還有的副職在實際工作中,取代正職發號施令,或者把自己的主張強加於正職,還有的通過上下串通等不正當手段威逼正職就範……這些行為的一個總的特點便是,要“架空”領導,自己當“一把手”。而有這種現象的單位,一般來說工作都是一塌糊塗。
有些副職是為自己能夠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感到沾沾自喜的,但在我看來卻極不可取,甚至是得不償失。首先,正職的權力是由組織賦予和保障的,正職之所以能夠處於統領全局的位置,肯定是有其特定的才能和群眾基礎作保障的。副職無論怎樣依舊是副職。其次,副職好大喜功,爭權奪利,勢必搞不好工作,影響自己的政績。再次,副職必定會與正職發生種種矛盾,難以得到正職的各種支持,損害自己的名譽,而且往往會招致正職的怨恨不滿,對其進行反擊,甚至是打擊。最後,處處出頭,想當一把手的副職,不僅與正職搞不好關係,也會與其他副職發生衝突和矛盾,即使是這一副職真的變成了正職,也會由於自己對下級缺乏信任而引發新的不團結,影響工作。所以,大凡有膽有識、有才有能者,都是以恪盡職守而非僭權越位來實現自己的抱負的。
美國前總統布什在處理正副職關係方麵就有著高超的藝術。1979年,布什在競選失敗後,出任裏根政府的副總統。在上任後,布什就認為,總統與副總統之間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相互尊重,是一個副總統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為了取得和保持總統的信任,布什曾給自己製訂了五項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