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夠朋友,別人才夠朋友(1 / 1)

管理者要獲得朋友讚美,第一步便是要積極培養朋友需要的品質,第二步要努力克服缺點。

中國有句老話:“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所以說“朋友”這兩字至關重要,朋友是最好的支持者。

每個人都不能沒有朋友,人本身就是一種群居性動物,人離不開社會性活動,不能形影相吊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朋友,是管理者工作中看不見的財富。如果管理者工作中沒有朋友,那麼他將會失去很多工作的樂趣。

朋友,是管理者工作精神上的鼓舞,心靈上的安慰,是管理者工作中的助手與參謀。

下麵,先讓我們看一下朋友的重要性:

黃磊的《我想我是海》中曾這樣描述著:“沒人分享,再多的成就都不圓滿;沒有安慰,苦過了還是酸……”

這都充分地說明了朋友巨大的作用。

但是,朋友並不會無緣無故地為你提供幫助,隻有當你成為一個他們所欣賞和讚美的人時,他們才能熱情的,無私的對你進行幫助,使你擺脫困境。

有的人號稱其朋友無數,可是,一當大難臨頭,朋友便各自飛散。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那究竟是什麼導致的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人不受朋友真心歡迎,隻是表麵的,而不是從內心被人所讚美。

由此可見,讓朋友讚美自己是有效地發揮朋友所具有的巨大作用的前提和基礎。

隻要在與朋友相處中恰如其分的運用處世技巧,和朋友建立親密、融洽的關係便遊刃有餘了。

培根曾說:“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怕的孤獨,假如沒有朋友,世界不過是一片荒漠。”

也有歌如此唱到:“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在現實中,人們難以交到真正的“知心”,或即使有朋友也難以相處。

進一步說,能讓朋友讚美自己的就更少了。

朋友,並不是庸俗的金錢附庸品,並不是權勢下的奴隸。隻有當一個人身上閃現出別人需要的亮點時,別人才願意與之為友,願意為他敞開心靈之門,願意對他付出他應得到的激情與讚美。

那麼,言歸正傳,什麼才是朋友需要的品質呢?

主要來說,可以如此概括:

(1)真誠可靠

俗話說:“話到嘴邊留半句,未必全拋一片心。”正是因為你要保護自己,免於傷害的表現。

但有時你會發現當有的人可以讓你盡情傾吐心聲,真誠可靠時,你的話就可能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了。

那麼,你怎麼會由衷的喜愛他,讚美他呢?

推己及人。隻有別人真誠的依賴你,才會視你為好友,那麼讚美也隨之而來。

(2)通情達理

“理解萬歲”的口號,一直廣泛為人們所提出。能彼此理解,是朋友之間所真心希望的並一直尋求的。

有些人很不通情達理,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意也不想理解和同情別人,將自己擺在第一位。

有些人行為放縱,別人正在為考試而努力學習,他卻埋怨別人不陪他出去玩,甚至為一件小事而胡攪蠻纏。

這樣的人,恐怕無人願與之為友,更甭提讚美了。

(3)樂觀大方

自卑的人,可以從自信的朋友中學會找尋自己。但過分自卑的人卻使對方失去了交友的氣氛和美好的情緒。

如果誰總是唉聲歎氣,自慚形穢,我想你終究會厭倦的。

相反,樂觀的人總能給予人歡樂的氣氛,春天的氣息。樂觀開朗的人總給人好的心情,同時他也會擁有更多朋友。

而心情壓抑的人,隻能與個別人交談,從而更“淒淒慘慘、冷冷清清”。

在這裏,規勸一些好交友的人應注意一些不好的性格。寧願對朋友說我辦不到,而不要對朋友說謊。寧可在一些事情上讓步,而不要耍小聰明。寧可馬大哈一些,而不要太苛刻。寧可冷漠些,而不要虛偽。寧可發強脾氣,而不要暗中害人。

以上的建議,是心理學家對友誼關係做了大量調查後得出的,可以說是“真知灼見”。

請記住:人的一些缺點,可以根據普遍心理,為他人接受。但是,有些缺點卻難以被朋友接受的。

因此,管理者要獲得朋友讚美,第一步便是要積極培養朋友需要的品質,第二步要努力克服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