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想想:作為管理者,你的任務主要是協助上司,在單位最高層人物的眼中,你部門做出的成績,自然也是部門主管領導下的成果。管理者盡力完成上司指派的工作是份內之事,假如你硬要出來爭取風光,隻會讓人覺得你不自量力、不懂大體。另一方麵,如果你鋒芒過露,表現出爭功的態勢,領導會從心理上感到壓抑、煩燥,在感情上會很反感。你自己就會變成上司的心腹大患,即使不會陷害你,你以後也別想有更大的發展了。
也許你會說:“我自己立下的汗馬功勞,何必讓給上司呢?”大家都不願意把功勞讓給別人,但是,這卻是很重要的事。受到你禮讓的上司,心中會對你產生好感,並會產生“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債”的感覺,無法釋懷。總有一天,上司會設法還你這筆人情債,同時也會給你再次建功的機會,這對你來說,絕不吃虧。
管理者究竟該如何推功攬過呢?在此我們想提醒四點:
(1)勇於認錯
在與上司相處的過程中,你難免會說錯活,辦錯事,輕則造成領導不悅,重則造成工作上的損失。所以,一個好的管理者應是隨時自省、勇於認錯的人。你越是推功攬過,知錯認錯,領導者就越發器重你,上下級之間的感情也就越融洽。因此,勇於認錯不失為與領導相處的一條“秘訣”。
管理者在與上司相處的過程中,發生差錯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是否知錯改錯。如果固執己見,有錯不認錯,知錯不改錯,那麼久而久之,你與領導之間就會產生裂痕,最終很可能是“不歡而散”。因此,作為下屬,在自己說錯話、辦錯事後,一定要保持冷靜,正確處理,切不可做出後悔莫及的事情來。
(2)要敢於認“過。”
管理者能否做到敢於承認自己的過錯,這是衡量其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尤其是自己在做錯事情但一時還沒有認識的情況下,更要有敢於認“過”的勇氣和誠意。即使你是對的,領導誤會了你,讓你“代人受過”,你也應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正確對待領導的批評。敢於認“過”,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不自以為是,不盛氣淩人。以為自己從來不會做錯事說錯話,那是十分幼稚的。其次是要嚴於解剖自己,不自己原諒自己,那怕隻有百分之一的過錯,也要當作百分之九十九來對待,表現出知錯認錯的良好素質。當然,敢於認“過”不等於處處違心地接受批評,一時可以“代人受過”,事後還是要向領導說明事情的原委,以便領導明白真相。把領導一直蒙在鼓裏,這也不是對領導真正的尊敬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