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用競爭代替放棄(1 / 1)

主動放棄就意味著自我貶低,與實力相差無幾的同事爭奪相應的權利,不要自動放棄,這樣別人絕對不會認為你是寬懷大度,隻會認為你怕了。這樣做也會損害支持你的其他人,也許你會喪失眾多的支持者。

“同事之間,最容易產生的競爭就是名譽、金錢、職稱、職位的競爭。當競爭真正到來時,你會有什麼樣的作為呢?是避讓退縮,還是勇敢向前?是拱手相讓,還是競爭獲取?”美國通用公司總截傑克·韋爾奇在與下屬們交談時這樣說。自然,他所希望得到的答案是競爭獲取!

主動放棄就意味著自我貶低,與實力相差無幾的同事爭奪相應的權利,不要自動放棄,這樣別人絕對不會認為你是寬懷大度,隻是因為你怕了。這樣做也會損害支持你的其他人,也許你會喪失眾多的支持者。

美國馬裏美州有一家鍾表廠準備進行新的管理製度調整,原來的老經理即將退去,需要提一位副經理進行新老交替。克爾斯和布裏斯作為副經理都是熱門候選人。上級部門經過對下屬的查訪,認為布裏斯在職工中的威信要高一些,並且原來主管生產,對於工序流程比克爾斯要明白,是經理的最佳人選。此時,克爾斯已經得到此類信息,開始打通上層關係,通過上級來確定經理之職。克爾斯與布裏斯的競爭達到白熱化。布裏斯此時得知克爾斯的上層關係對上級領導壓力很大,於是主動找到上級領導表示讓步。上級部門對布裏斯的這種做法非常失望:“本來希望你能夠擔起重任,如果你堅持下去,我們絕對能將你扶正的。你自己先打了退堂鼓,我們的心也白費了,說句實話,我們也就是希望能夠保持鍾表廠的牌子。”

競爭的結果,克爾斯成為經理。上任之初,語重心長地希望布裏斯擯棄前嫌,共同合作。但之後不久,提拔了幾個幹部,將布裏斯放到一邊,架空了。眼看著好端端的鍾表廠在不懂行的人的手中垮下去,自己卻無能為力,還受到職工的責備,心情特別消極。

該爭的沒有爭,無論從自我的發展上還是對企業乃至社會的影響上,都沒有積極的意義。試想:如果鍾表廠倒閉了,工人下崗,國有資產流失,社會問題應運而生……這些實際上都是“謙讓”惹的禍。

患難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同事之間也一樣,在遇到危機的時候去幫助他,會加深相互之間的感情,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卡特在某家塑料製品企業經營部。一天,經理心急火燎地過來問:“皮克呢,他的那份合同作好了沒有?”今天恰巧皮克出去辦私事,臨走時對卡特說了一下。卡特當時說:“皮克剛剛出去,可能上廁所了吧,您需要哪一份合同書?”“就是那份與凱恩塑鋼窗廠簽訂的那一份合同,越到節骨眼兒上越找不著人!”經理答道。“皮克一會兒就回來,我先找一下。”經理走後,卡特馬上給皮克打電話,找到了那份合同,及時給經理送了過去。關鍵時刻卡特解決了難題,皮克非常感動,兩個人的關係非常密切。

相互幫助並不一定表現在工作上,有時生活中的小事會給人極深刻的印象,從而改變在工作中對人的看法。

瑪麗是一個單身女子,住在紐約的一個鬧市中。有一次,瑪麗搬一個大箱子回家。電梯壞了,瑪麗隻好自己扛著箱子上八層樓。約翰與瑪麗是同事,但瑪麗平時看不起約翰,有時還冷嘲熱諷。因為約翰平時沒事總是不在辦公室,工作很差,有時還會弄巧成拙。此時,恰巧碰上約翰,約翰想幫瑪麗搬上樓去。瑪麗很難為情,約翰此時主動上前,將箱子搬上樓去。事後,瑪麗對約翰表示感謝,並開始重新認識他。經過交往,終於發現約翰的興趣所在,通過關係,使約翰進入了另外的生活。

在同事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是我們份內的事情,切不可以此作為人情記在心頭,不要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時常將對別人的幫助掛在嘴邊,這樣的人人們也不願意接受他的幫助。也不要期望對方給你的回報,否則不但加深不了感情,反而落得個“勢利”的帽子。

布法爾在設計單位計算機房工作,對計算機比較精通,開始其他科室的人的家裏的計算機出了毛病後喜歡找他幫忙。布法爾經常對那些曾經幫助過的人說,“某某某,你還不請我吃一頓,你少花了好幾十塊錢呢”。有時沒有飯局就直接找到他人家裏,弄得大家特別反感。從此之後,很少有人請他去幫忙了。

熱心是件好事,但要分清別人是否真的需要你幫忙,有的人隻是為了傾訴,為了獲得人們的讚許。

鮑比比較熱心工作,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每天早晨,同事進來的時候總是看到他一臉倦容,問之,答曰:

“昨天又加了一個晚上的班”。有位初來的同事非常熱心地問:“是否需要幫忙。”回答說:“你幫不了忙。”弄得那位同事一頭霧水,覺得經理交給他的任務一定是比較艱難的,經理肯定對他比較重視。後來其他同事告訴他,此時應該說:哎呀,你真辛苦呀,哎呀,做了這麼多事情呀,你真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