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牢記化敵為友之道(2 / 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艾迪·瑞肯巴契爾創下擊落26架敵機的紀錄,成為美國的“空軍英雄中的英雄”。有一天,他的中隊長在作戰中陣亡,他就繼任駐法第94航空中隊中隊長。

作戰的損失非常大。更糟的是由於飛機保養維護不良,使很多駕駛員死於非作戰性的墜機。由於找不到美國飛機,這個中隊與其他空軍中隊不一樣,用的全是法國製造的飛機。駕駛員也都認為他們的裝備不好,因此士氣非常低落,就在這種情形下,瑞肯巴契爾繼任中隊長。

他後來這樣描述說:首先我將駕駛員都召集起來,我告訴他們,我們駕駛的飛機和其他在前線上的中隊所用的飛機相同,包括那些法國空軍。我問他們,法國駕駛員的技術是不是比我們好?當他們回答說‘第94航空中隊擁有最優秀的駕駛員’時,我就向他們挑戰,要他們和其他戰鬥機中隊比賽。輸贏的標準非常簡單,隻要記下擊落敵機的數目即可。擊落敵機最多的中隊就是勝利者。

“然後我又召集所有地勤人員開了一次會。我特別強調,沒有他們,駕駛員隻能在地上跑。我告訴他們,現在我們這個中隊要和其他戰鬥機中隊比賽。既然他們也是競賽中的一分子,我要求他們和別的中隊的地勤人員比賽。比賽的事項是看誰的飛機故障率最低。”

“打從一開始,我就看出比賽的效果……當目標是要擊敗某些人的時候,人們會工作得更努力——即使是對自己的朋友。”

用不著再多說,第94中隊在瑞肯巴契爾的領導下,就此成為戰場上最好的美國戰鬥機中隊。退役後,他運用同樣的技巧創立了東方航空公司,使這家公司從一無所有變成當時最好的美國航空公司。

假若你想吸引別人的追隨,別忘了利用競賽的方式將工作變成遊戲。他們會因此追隨你,而且使你們的團體成為勝利者。

一些管理者認為下屬像一部機器,開動它的時候,要它什麼時候停就什麼時候停,絕對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有這種思想的管理者,不能得到下屬的愛戴。另一方麵,下屬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對於工作素質及效率均無好處。

也許那些管理者說得對,人好像一部機器,但他們卻忽略了機器也需要休息的原理。機器不能在室溫不適當的環境下操作,機器亦需要加油,更需要在適當的時間停下來,否則機件過熱,影響操作。如果上述的管理者如機器的話,就更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讓下屬得到休息。

在一間跨國公司的員工辦公室,氣氛猶如停屍間般,既靜且冷。一位在該處工作的朋友稱,公司有規定:員工在辦公時間不得交談非公事的話,去洗手間必須往接待處取鑰匙,茶水間外駐有一位員工,登記往該處喝水的人。

換言之,一到辦公時間,本來言笑歡歡的同事,得立刻換上冰冷的麵孔,整個人猶如被公司買下來似的,沒有絲毫的私人尊嚴。可笑的是,這間跨國公司的業績並不見得突出,員工流動量亦很大。大部分辭工不幹的雇員,都認為那間公司沒有人情味,甚至幹上十年以上的人,當離開公司時,亦沒一點留戀。

那個公司最失敗之處,就是忽略了人性的生理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