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因人而異,循循善誘(2 / 2)

不妨倒上兩杯茶,請他們坐下喝完茶讓他們先回去,然後分別接見。

單獨接見時,請他平心靜氣地把事情的始末講述一遍,此時你最好不要插話,更不能妄加批評,要著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

事情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個人所講的當然會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也不必去證明誰說的對。

但是非還是要由你斷定,當你心中有數了,此時盡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開說誰是誰非,以免進一步影響兩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開站在一方這邊,顯然這方覺得有了支持而氣焰大漲,而另一方則會覺得你偏袒一方。

你不妨這麼說:“事情我已經清楚了,雙方完全沒有必要吵得這麼凶,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關鍵是你們要從大局出發,以後不記前嫌,精誠合作。”想必經過幾天的冷靜,雙方都有所收斂,你這麼一說,雙方有了台階下,互相道個歉,也就一了百了了。

如果純屬私事,你也應該慎重處理,切不可袖手旁觀,因為兩人私事上的矛盾會直接影響到工作,也要分別召見兩人,但和處理公事不同。

對於他們之間的私事,你沒有必要“明察秋毫”,評定誰是誰非。有許多私事是十分微妙的,看似簡單,實則越處理事情越複雜,可能會扯進來很多旁人,事情越鬧越大,定會影響公司的整體工作。

你不妨說:“我不想知道你們之間的那些事,但基於工作我要求你們通力合作,不容許工作受私事影響,希望你們清楚這一點。”

俗話說:“釣魚不在急水灘。”選擇風平浪靜的地方,選擇風和日麗的時間,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的話,不但可能於事無補,說不定自己還會被卷入漩渦。這一切必須牢記在心。

在此有必要做如下提示:

(1)人員協調作為管理者的重要職責之一,直接關係著企業的團結和睦與工作效率,因而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2)協調的前提條件是企業的原則與利益,不能將協調與無原則的調和混為一談。

(3)要嚴於律己人與人能不能相處融洽,不是單方麵的問題。如果兩個人不能很好相處,有時問題可能主要在對方,有時候問題恰恰就在自己身上。因此,要嚴於律己,注意克服自身的缺點。比如,你和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人處不來,可能是由於你的性情孤僻;

假如你與一個性格細膩、慢條斯理的人不相投,也可能是因為你任性粗暴,急不可耐。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與他人合不來,不能隻怪罪別人如何如何,有修養的人總是能先檢查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找出自身的缺點並改正。這樣,不僅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而且也會感化對方願意與你相處,成為知己。

總之,要做到情感中的“和”就要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要承認差別,區別對待;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對別人要寬宏大量,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努力養成良好性格。這樣,你和不同性格的人交往,也就不會感到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