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他,任其發揮才能,才會化解矛盾,並給他人留下舉賢任能的美名。
管理者在化解與下屬之間矛盾的同時正是自己樹立威信的關鍵時刻,你的思想水平、個性品質、管理才能、領導藝術,正好體現在這裏,這些都有助於你協調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因此,管理者千萬別讓矛盾生根發芽。
(1)敢於主動承擔責任
管理者決策失誤是難免的,但因決策失誤而使下屬工作不理想,這個時候,你應注意。上、下級雙方都要考慮到責任,都會自然產生一種推諉的心理。如果你把過錯歸於下屬;或懷疑下屬沒有按決策辦事;
或指責下屬的能力,這樣極容易失去人心,失去你的威信。在這個時候,你應勇敢地站出來,自咎自責,緊張的氣氛便會馬上得到緩和。如果的確是下屬的過失,而你卻責備自己指導不利,變批評責任為主動承擔責任,更會令下屬敬佩、信任、感激你。
(2)善於容人
盡量排除以往感情上的障礙,自然、真誠地幫助、關懷你的下屬,不要流露出勉強的態度,這會令人感到別扭。不感激你不合情理,感激你又說不出口,這樣便失去了行動的真實意義。不能在幫助下屬的同時批評下屬。如果對方自尊心很強,他會拒絕你的施舍,非但不能化解矛盾,還會鬧得不歡而散。
(3)排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人人都討厭別人嫉妒自己,都明白嫉妒的可怕性,都想辦法要化解對別人的嫉妒。但管理者隻有化解自己的嫉妒才最艱巨、最痛苦。下屬才能出眾,氣勢壓人,時常想出一套高明的主意,把你置於無能之輩的位置。你越排斥他,雙方的矛盾就越尖銳,結果可能導致兩敗俱傷。此時,你隻有戰勝自己的嫉妒心理任用他、提拔他,任其發揮才能,才會化解矛盾,並給他人留下舉賢任能的美名。
(4)允許下屬盡情發泄
管理者工作有誤,或照顧不周,下屬便會感到不公平、委屈、壓抑。不能容忍時,他便會發泄出心中的牢騷、怨氣,甚至會直接地指責、攻擊、責難領導。
麵對這種局麵,你應這樣理解:“他來找我算賬,是對我的一種信任、重視及寄希望的表示。他已經很痛苦、很壓抑了,用權威壓製對方的怒火,無濟於事,隻會激化矛盾。我的任務是讓下屬心情愉快地工作,如果發泄能令其心裏感到舒暢,那就令其盡情發泄吧。我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惟一能做的是聽其訴說。即使很難聽,也要耐著性子聽下去,這是個極好了解下屬的機會。”如果你這樣想並這樣做了,你的下屬便會日漸平靜下來,日後也許他會為自己說的過頭話或當時的偏激態度而向你道歉。
(5)把隔閡消滅在萌芽狀態
上下級相交往,貴在心理相容。彼此間心理上有距離,內心世界不平衡,積怨日深,便會釀成大的矛盾。把隔閡消滅在萌芽狀態並不是難事。比如:見麵時先開口,向對方打招呼;在合適的場合,適當地開開玩笑;根據具體情況做些解釋。對方有困難時,你應主動提供幫助;多在一起活動,不要竭力躲避;戰勝自己的“自尊”,消除別扭感。從以上幾方麵,你就會很容易消除了與下屬間的不快感。
(6)有必要時應主動反擊
對於那些不知好歹的人,必要時,必須予以嚴厲的回擊,否則,不足以阻止其無休止的糾纏。和藹並不等於軟弱,容忍也並不等於怯懦。優秀的管理者精通人際製勝的策略,知道一個有力量的人在關鍵時應為自己維護自尊。惟有弱者才沒有敵人。凡是必要的戰鬥,都不能回避。在強硬的管理者麵前,許多矛盾衝突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