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勇於變革——加強創造,高效運作(2)(2 / 2)

如今願景光的研發團隊的成員也有40餘人,這些研發人員都是由設計開發能力強、研發經驗豐富、知識技能深的核心技術人才構成。研發設計,外觀設計,電路設計都有深刻的分工,而且在外觀設計及實用新型方麵多次獲得專利。

願景光的總裁經常在與員工的會議上也提到:要與眾不同,研發就是研發,一味的模仿那不是研發,那是山寨。是的,在很多企業內,研發部門都從屬於生產部門,他們所從事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拆解同行業產品,近而將其技術運用到本企業的產品中,或者就是山寨;而我們不同,我們要想在LED這個行業內站穩腳,就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科技,我不是一個守舊的人,在企業內守舊隻會限製企業發展,我希望你們去創新,你們去研發,企業會投入更多的資金支持你們去研發;哪一項新技術的發明不會經曆種種失敗,我們不能畏懼失敗,如果一次、兩次戰敗就爬不起來,那就是懦夫,我們不能成為懦夫……

案例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認識李書福,不過,我想我國絕大多數人都對“吉利金剛”,“美人豹”,“華普”,年齡再大一點的人可能也知道“豪情”,這些就是我國的汽車品牌,李書福創辦的吉利集團所生產出的汽車。

李書福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有人說吉利是廉價、低檔、一上高速就拋錨,還有人諷刺道:天吉利車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考驗,不過我不會氣餒,這些年我就是在一片議論、質疑、嘲諷聲中,一天天成長壯大起來的,我要為我的夢想而奮鬥。

從最初的受到大眾的嘲笑而現在的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吉利所做出的不僅是對於一個洗車品牌的推廣,更主要的是李書福同他的團隊一起不放棄,不服氣的技術創新,正是由於一個個創新才使得吉利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當2003年3月6日,吉利版主研發的MR479Q係列發動機通過國家計劃單列市級新產品的鑒定的時候,相信國家對於吉利不斷地進行技術革新,不斷創新的一個認可。不久,吉利轎車順利通過“3C”認證,這也是吉利版主研發的結果;我想,隻有一個不怕失敗的領導者和一支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團隊才能創造出一款又一款汽車,才能一步步走進我國消費者的心。

而當吉利進入汽車行業有10個年頭的時候,在全世界也已經有80多萬輛吉利車穿行在街道上。吉利集團除了擁有寧波、上海等生產基地和很多工廠,具備年產20多萬輛汽車的能力之外,吉利還擁有自己的汽車研究院,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汽車研究。不僅如此,李書福還在北京創辦了大學,他要培養自己的汽車人才。

而當吉利一直遭到同行的質疑的時候,2007年吉利遠景在全球上市,這對於吉利汽車而言是一個戰略轉型期,一直憑低價策略取得競爭優勢的吉利,進行了變革和創新,不再是隻有低端汽車,而是從低端走向高端,徹底從價格優勢走向技術領先。

這就是吉利集團一直保持著低調的作風讓同行業人看到的結果,當然,在這背後,吉利也必將有更大的技術創新和突破。吉利也向世界證明它不再隻是一個傳說,而是有中國文化的產品,擁有核心競爭力。

而吉利也被評為我國汽車工業50年來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性最好的企業,躋身於中國汽車行業十強。

願景光的成功就在於企業真正的技術創新,而不是模仿其他企業內的產品,即使現在山寨很流行,不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製的完善山寨也必將會消失。

企業員工的創新就要有願景光這樣的領導者的指引才能走上創新之路,很顯然,如果領導不讚成技術研發,領導者不投入大筆資金進行技術研發,領導者不鼓勵企業員工進行技術創新不畏失敗,那麼,願景光就不會在真正意義上存在;也不會迅速走向市場,經受住金融危機的考驗。

而吉利的成功更能說明一切事情,更能證明創新的力量,一個領導者帶頭創造,一個企業從無至有,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像李書福這樣的領導者,不但自己創新,不怕失敗,而且還鼓勵自己的團隊;而且還要創造一個個新生的力量。

迎戰困難更需鼓勵

曾經很多次,我從很多途徑看到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一些廠家生產一項電子產品,如果銷售價格為50塊的話,很極大可能企業就要付30塊的專利費,10塊的員工薪水,5塊的材料費而剩下的5塊錢還是企業賺得的少少的利潤。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可是,為什麼企業還以這種方式賺得最少的錢而不選擇自己創新呢?企業的領導者有最直接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