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團結塑造——拳頭緊握,凝聚力量(1)(1 / 3)

一株鮮花再怎麼美麗也不能裝點整個春天的美麗,單槍匹馬再怎樣英勇也不能代替戰場上的整支隊伍,個人的力量再大、才智再深也不可能勝過一個一個團結的集體。

一個企業內的領導者隻有將一個團隊內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力量朝著一個方向使才能發揮出一個團隊的巨大潛能,迅速到達成功的彼岸。

Part 1 “我們是一個團隊”,說得出,也要做得到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如果隻是把“我們是一個團隊”作為一個口號而不是行動起來的話,那麼,就與“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沒有什麼區別。

企業如果要高效快速運作、發展的話,作為領導人員就必須先行動起來,“言必信,行必果”,將所有分散的力量都凝聚起來。

經典案例:

2008年的金融風暴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一樣,仿佛一夜之間襲擊了整個世界,無論是經營百年從沒虧損的老店、新生不久的高新產業或者經曆幾次風暴都依然存活的企業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它的侵襲;最壞的結果是體無完膚,有的企業沒有到達這種程度也是元氣大傷,很多實力雄厚的企業也受到嚴重的損傷。

然而,在我身邊有一家室內裝修公司即使在受金融風暴破產的情況下,又重新獲得了新生,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它是一家小公司,資產也不過100多萬,可是,為什麼它們能那麼堅強依然存活下來呢?

金融風暴之後,它們破產了,因為虧損他們連辦公室也沒有了,住的地方也沒有了,因為沒有錢交租金;老板是一個很要強也很成功的女人,她平日裏也總是為什麼事都為同事著想,沒有一點私心;可是企業破產了,債主討債,卻將自己手中最後的五萬塊錢拿出來給同事們找了一個簡單的地處而不是讓他們都回家……

“我一直都在說,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沒有過不去的坎,雖然平日我對你們很凶,不過,現在我不能離開你們,我走了,誰來幫你們,你們都是從老家出來的,要這麼沒出息的回去嗎?我都不忍心,雖然我們的公司沒了,不過,我們還有技術,我們不怕找不到活,從明天開始,男人們都跟我到工地上找活,女人在家等著我們……”

在建築工地,裝修的活都不好找,尤其在經濟危機的時候,為了與另一群人爭得一個小樓粉刷牆麵的機會,她親自與別人較量刷牆;她為了找這些小活,每天都會去很多工地,即使不會有什麼機會。

她無家可回,用公司剩下的最後一輛箱車裏睡,早上兩眼一睜就去找活。

幾個月以來,攬到的活掙到的錢除了開銷所剩無幾,而且公司員工都要給家人寄錢,終於有一個最優秀的設計人員不辭而別,她追到火車站,就做了一件事,說了幾句話:

“我知道公司現在困難,我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再挽留下來,不過,等公司翻身了,我會第一個打電話給你,你要回來……”說著,還塞給那位員工5000元錢。

她從一個朋友那裏打聽有一個小樓要裝修,而且現在還沒有與他人簽訂合同,她說:“我必須要為我的員工拿下這個工程,這是我們翻身的機會……”

她看到了小樓的老板之後,每天都跟著那位老板,無論那位老板出現在哪,即使多次遭到老板的白眼,她還是沒有放棄;最後還跟著老板到了按摩店,遭到了老板的一個耳光,她也沒有死心,最後終於打動老板,老板給了她一個機會。

她合適的設計和精確的預算讓老板讚歎,簽訂合同之後,她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她的員工打電話,讓他們回來。

就這樣,她和他們一直堅守在一起,最終走出困境。

一個小企業隻所以能從如此強大的金融風暴中走出來,關鍵不是因為那個女人堅強,而是依靠一整個團隊的力量。

然而,這個女人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引領人,她的方向決定著團隊行走的方向,在困難麵前,領導者的表現就是團隊的精神支撐,如果連領頭羊都倒下了,那麼,這個團隊也隻有死亡了。

什麼是團隊?並不是人湊成一堆,那就叫團結,真正的團結是精神上的團結,案例中的女人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她用自己的行為作準繩,力求把團隊中所有人的意誌力都凝結在一起,為了一個團隊的共存而努力著。

這個團隊的領頭人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言必信,行必果”,“我們是一個團隊”,這句話並不僅僅隻是一個口號,也是一個行事準繩,一個信仰,領導者先行信仰,並為了團隊利益而努力去做了,那麼團隊中的每一個人才會看到希望,看到自己所追隨的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那麼,每一個人的心才會與領導者貼得更近,甚至願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給團隊。

有了這樣一支精神力量大於一切的團隊,不論什麼困難也都算不了什麼了。

這就是一位領導者的行動,將口頭承諾兌現成行動的一種領導。

企業領導也就是隻有將“我們是一個團隊”擲地有聲,才能凝聚到團結的第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