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溝通交流——動情曉理,疏通阻礙(3)(2 / 3)

采用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溝通從廣義上可以分為非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正式溝通是指以組織形式出現的會議、講座、研討會等。非正式溝通是指私下進行的會談和交流,比如下班時在路上的溝通、吃飯時的溝通、小道消息的傳播等。從交流的形式上可分為:口頭溝通、文字溝通、音頻/視頻/通訊溝通。

不同的事情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以期達到最好的溝通效果。

口頭溝通:這是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溝通方式,這樣的溝通方式速度快,簡捷,適宜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溝通,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的討論出最好的結果,比如麵對麵溝通、電話溝通、視頻會議等。缺點就是不宜用這種形式進行信息的傳達,比如領導以口頭的形式下達一個決策,由於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這個決策傳遞到最後肯定會出現歪曲。

文字溝通:文字溝通是一種比較嚴肅和正規的溝通方式,可以長久的保存,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可以保證其真實性,適合於對於重要信息的溝通。但是和口頭溝通相比較來說,文字溝通的速度較慢。由於企業文化的不同,領導在進行文字溝通時首先要對文字進行整合,根據溝通的對象能夠清楚有條理的表達出所包含的信息,避免溝通的對象出現文字上的理解錯誤。

電子溝通: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溝通方式在商業中葉越來越流行,比如:電子郵件、聊天軟件、MSN等,這種溝通方式適合於對一些不太重要的但是必須要回複的信息的傳遞,重要的事情不宜用這種溝通方式。比如你要在段時間內做出一個決策,然後以這種形式與大家溝通收集信息,即使信息收集起來,也不能夠保證信息的可靠性。

所以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同形態的事情麵對不同的溝通對象,我們應該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溝通的高效。

Part 7 溝通的重點:傾聽和提問

“傾聽則明,偏信則暗”。一個優秀的領導必然是一個善於傾聽和發問的領導,在下屬向你彙報工作的時候,你首先必須做到的是認真的傾聽,傾聽完之後對於一些不完全的細節你需要進行提問,然後再次傾聽再次發問這樣循環,直到你明白某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最普遍的也是最有效的溝通技巧,也是溝通中的重點,因為隻有傾聽和提問你才能夠明白某件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產生這樣結果的原因在哪裏?從而做出相對應的決策。

經典案例:

科特是某國際酒店集團的董事長和CEO,平時喜歡四處走動,經常在自己旗下的酒店巡遊,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基層的問題。

這天他來到了一個分酒店,從客戶對服務員的評分表裏看到,服務員的服務評分不是很高,於是他找到了這個酒店的經理,詢問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經理說:“我們每個月都會對服務員進行培訓,可是服務員的流動量太大,致使服務總是提不上去……”科特耐心的傾聽著經理把一些委屈和問題講給他聽,還不時的用身體的語言告訴對方,自己對他的陳述非常感興趣。聽完經理的陳述之後科特問:“服務員的待遇是多少?”在得到了經理的答案之後,科特接著問:“為什麼他們的待遇要比市場標準要低?”經理說:“給員工的加薪要通過總公司的決定……”在聽了這個酒店經理的陳述自己的提問之後,科特發現了一下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