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溝通交流——動情曉理,疏通阻礙(1)(3 / 3)

領導和下屬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信任的互動關係和相互促進的互動關係,如果有了誤會得不到及時的溝通解決,首先失去的將是信任,如果誤會通過時間的積累還是沒有溝通的出現,領導就不會得到下屬的促進,慢慢的領導和下屬之間的誤會成為困難。

在領導和領導之間有時候也會產生誤會,這樣的誤會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化解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在一個企業中,部門和部門之間就是一個機器上不同的軸承,他們之間都是互相連接的,離開了哪一個軸承,機器將無法正常的運轉。如果兩個部門的領導者之間出現了誤會,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肯定會化解彼此之間的誤會。

在企業中領導被視為企業的核心,所以他們肩負的責任是以企業的發展為核心,領導者隻要站在這個角度去想問題、看問題,相信誤會會通過很好的溝通得以解決,而不再成為困難。

Part 3 不要逼著員工“不敢說真話”

作為一個領導者,你肯定發現在你的企業中有這樣的現象發生,聽不到關於自己或者公司的不利的話語,尤其是在開會等一些集會的時候,聽到的隻有員工對自己和公司的讚揚和侃侃而談,難道自己真的很完美嗎?不對,每個人或者企業都有缺點,哪下屬為什麼不敢說出自己或者企業的缺點呢?

經典案例:

在一個日用品銷售公司的季度例會上,領導在主席台上激情四射、慷慨陳詞的發表著演說,如何如何提高下個季度的銷量、在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哪裏、我們的銷售目標是什麼等等。下麵有的員工目光呆滯,不知道在想什麼,有的員工拿著筆記本在上麵狂寫著,看似很認真,其實在寫一些與會議主題無關的事情,有的員工交頭接耳,甚至有的員工已經是昏昏欲睡了……

領導講完話後,輪到每個員工開始發言了,小張說:“聽了老板的話深受鼓舞,領導的決定實在是太英明了,我們將嚴格按照領導的決策執行”,小李說:“按照領導的意思去做,肯定能夠解決現在的問題,我相信我們的銷售量會越來越好” 小王說:“我的看法已經被小張說過了,我同意小張的看法……這時一個剛來公司不到一個月的小劉說:“舉我調查,公司產品在市場的占有率還非常低,首先我們需要增大我們產品在各大超市的上架率……”

小劉的這一番話讓主持的領導在主席台上許久沒有回過神來,大家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小劉,小劉也很奇怪的看著大家很主席台上的領導,頓時會場變的非常的尷尬……

其實在很多企業的例會上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許這種情況從開頭一直延續到最後,不會出現小劉這樣的員工。從這個事例中我們看出了什麼?每個人都沒有說真話,每個人說的都是客套話,出現尷尬的場麵的原因就是因為小劉說了真話,而小劉為什麼會敢於說真話呢?這些將是我們探討的一個問題。

員工不敢說真話首先原因在於領導,領導太過於自我,缺少和員工之間的溝通,讓員工感覺到了一種陌生、猜不透或者懼怕的感覺。對於領導者有一個7C要素,包括:“溝通、信心、品質、綜合、可信、勇氣和能力”其中溝通就是其中的一個要素,如果一個領導能夠很好的和自己的下屬進行溝通,那麼下屬心目中的哪種陌生、猜不透以及懼怕就不會從在,那麼他就不會顧及說真話對自己的影響,這樣員工當然就會暢所欲言。

員工每天聽到的隻是領導在會議上的侃侃而談和對未來的憧憬,或者看到的隻是領導嚴肅、嚴厲的一麵,對下屬的犯錯毫不留情的一麵,這樣不免就會在員工的心目中產生了顧慮,每個員工都會為了能讓自己順利的工作、不讓自己丟掉這個工作而不敢說真話,跟著領導的想法走、跟著大家的說法說,這樣這個企業將永遠不會創新,發展的速度將是相當的慢或者停止不前,因為領導很難了解到企業的真實情況,也就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

不是員工不願意說真話,很大程度上是領導逼著員工不讓員工說真話,有時候領導因為長時間聽讚賞的語言,漸漸的將讚賞當做了一種依賴,這樣你在讓他聽實事求是的話將會成為困難,當聽到員工不好的話語的時候就會很不自覺的轉變為另一種態度。這對員工來說也是一種威逼。

讓員工說出真話

在這個事例中,小劉為什麼會說真話呢?很簡單小劉是新來的員工,他不知道說出真話後會對自己有什麼不良的影響,反而他覺得如果說出真話領導肯定會對自己這個新人刮目相看。而此時的領導已經習慣了這種和員工談話的氣氛,麵對小劉的突如其來,難免會有點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