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說,對下屬太好,會讓下屬更加放肆的。可是,這家企業的領導人卻不這樣認為。領導人覺得,這些都是相互的,對下屬好,下屬自然會回饋企業,而且會比以前更為盡心。
事實證明,這家企業的領導人是正確的。即使不加班,員工也能超額完成製訂的任務,而且,有逐年攀升的可能。
從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樣一個結果:像奴隸主一樣壓榨下屬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像事例中的情況一樣,讓員工在輕鬆的環境中工作,不但不會讓下屬喪失鬥誌,反而讓下屬更有鬥誌去工作。
這就是所謂的“以心換心”。
這家公司在對待員工的態度上很有人情味,的確,就算是領導,也沒有權力剝奪下屬的休息時間。下屬與領導隻不過是職位上的不同,可是,在人格方麵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受到尊重,所以,不要把下屬看成奴隸一樣壓榨。就像事例中的企業一樣,善待員工,尊重員工,讓員工安心工作才能創造意想不到的成效。
善待下屬,關鍵在於領導者的態度
一個可以善待下屬的領導者一定會受到下屬的歡迎,可是,很少有領導者可以做到。一些領導者的態度讓下屬難以接受,每天除了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外,還要受到領導無休止的批評。在這樣的環境裏,下屬如何好好工作?
領導者善待下屬,下屬回報企業,其實,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對於企業來說,有利無弊。如果領導者一副奴隸主姿態,那企業就岌岌可危了,看看下麵的事例,或許可以從中學到點東西。
有一家公司的領導人,最看重的就是數據,也就是下屬的“成績”,其他都不算什麼。用他的話說就是,隻有數據是最真實的,一切過程不重要。
這位領導訂的製度中有幾條是這樣的:下屬自願加班沒有加班費;不能如期完成工作,試情況而定,扣除工資;集體加班時,不允許請假,否則按礦工進行處罰……
大致看上去似乎沒什麼不合理的,可是,這位領導人卻讓下屬叫苦連天。
這家公司的很多員工每天都會自願加班,這對於公司來說應該說是一件好事,可是,對於下屬來說就有些為難了。因為,根據領導製訂出來的工作額,即使是再有能力,如果不加班也是很難完成的,更何況能力一般的員工了,所以,加班也就成了家常便飯。到了月底,勉強達到目標的人可以幸免於被罰,可是……工資被壓縮了一半,有哪個下屬會有心情繼續工作。對於下屬的嚴苛要求還不隻這些,對於節假日,下屬也無法享受到應有的權利,假期總是會被打折,每年平均下來,下屬每天的工作時間達到了十二小時。
在極大的壓力之下完成工作已經很難了,還要犧牲大部分的休息時間去工作,這讓很多下屬難以接受。可是,這位領導人似乎並不擔心人才流失,在他看來,人才到哪裏都能招得到。所以,這家公司裏沒有元老級員工,大部分都是做不到三個月走人的,慢慢發展到兩個月,一個月,甚至一周,最後,這家公司因為難以維持而宣布破產了。
下屬不是機器,隻要動一下開關,就可以不停的重複勞作。有些領導人恨不得將一個下屬當成兩個人來用,不懂得尊重下屬,對下屬總是用命令的口氣說話,用言辭刻薄的話來訓斥下屬,就像是奴隸主驅趕著沒有尊嚴可言的奴隸一樣,讓人難以接受。
更何況,現在21世紀,有誰會甘心聽從別人毫無尊重之意的命令?作為領導人,不要把自己變成壓榨下屬的奴隸主,這樣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當下屬開始有反抗之意,一切都難以挽回了。
一個企業,一個團隊,靠的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更不是用權力就能震懾住下屬的,而是要把下屬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當下屬覺得受到了應有的尊重,那麼,他們就會心甘情願的留下來,奉獻自己的力量。
這就是尊重的力量,領導用尊重換取下屬的忠誠。每個人都需要尊重,領導與下屬在職位上有一定的懸殊,可是,在人格上卻是平等的。下屬的忠誠不是領導用權力就可以換來的,而是要以德服人,讓下屬心甘情願的工作。給下屬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下屬的表現一定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