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服人心——以德服人,人心所向(1)(2 / 3)

其實,不是因為小鄭不優秀,而是他缺乏親和力。一個沒有親和力的領導是很難讓下屬接受的。

同樣優秀的人,為什麼結果有這麼大的區別?難道真的是因為下屬故意為之?當然不是,下屬也不過是實話實說。

小王的確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僅有優秀的專業知識,而且,懂得“人心所向”。小王擁有了人心,讓他得到了更高的職位。正是他的親和力,讓他在下屬心中有了良好的口碑,他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長期儲備的結果。

親和力並不是說,我對下屬笑笑,給下屬幾個好臉色那麼簡單。而是從心出發,切切實實地站在下屬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種魅力會吸引下屬,會讓下屬自動工作。

這就是親和力所帶來的力量,親和力讓領導者擁有強大的號召力。當領導者得到了下屬的擁戴,就好比擁有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無形中會提高你的“戰鬥力”。對於領導者而言,親和力是人格魅力的體現,當失去了這種魅力,執行力就很難得到完美的體現。權力再大,工作卻不會更順利,相反,隻會更加被動。

Part 2 讓尊敬比畏懼多一些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當著領導的麵總是畢恭畢敬的叫:“領導好!”,可是,背地裏卻說著領導的不是。這其實就是畏懼領導的一種表現。

對於企業領導人而言,有一定的威嚴是非常必要的,可是,如果把這種威嚴發展到讓下屬畏懼,那工作是很難順利進行的。尊敬而非畏懼,才可以讓下屬從心裏服從領導的指示,而不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尊敬”與“畏懼”很容易讓人產生相同的感覺,很多領導者容易將兩者混淆。其實,兩者在人前的表現是一致,而在人後的表現則恰恰相反,正如上麵所說的,“畏懼”背後是壞話。可是,在“尊敬”的背後則是說完的好話。

經典案例:

金平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在他的帶領下,下屬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聽著下屬畢恭畢敬的叫著“金總好!”金平心裏很是得意。的確,公司曾有很多人崇拜金平,以他為榜樣,因為,金平的的魄力非同一般,曾帶領團隊做過幾項讓業界稱讚的項目。

在公司,金平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認為,他所領導的團隊是戰無不勝的,他也為此而自豪。可是,事情並不像金平所想的那麼好。

“金總今天又發脾氣了。”

“真是的,金總以為他有多了不起啊,動不動就拿領導的姿態來嚇唬人。”

“別說那麼多了,快做事吧,誰讓人家是領導呢,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我來公司四個月了,和金總說的話加起來可能連十句都沒有。”

“是啊,金總在的時候,我也大氣都不敢喘。”

“是啊,金平在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總害怕一不小心做錯了挨罵。”

“都別說了,金總過來了。”

……

“金總好!”

……

所有的下屬馬上改變了臉色,又畢恭畢敬的笑臉迎金平。

一次公司接到了一項較為急的任務,金平的團隊需要加班才有可能完成任務。金平認為這是很正常的,於是,直接下達了命令,而是態度極其堅定的說:“每個人都必需加班,這是命令,誰都不允許請假,否則按礦工處理……”

既然領導都下了命令,下屬隻能乖乖加班。

最後任務如期完成了,金平的職位也因此又提升了。可是,與下屬的距離也更遠了。下屬見了金平就如老鼠見了貓一樣,能躲就躲,躲不過,最多也就是低著頭喊一聲“金總好!”,然後跑掉。

直到後來,隻要金平不交代的工作,下屬絕對不會做,而交代的工作不到最後期限也絕不會完成。金平的工作也因此變得非常被動。

從上麵的事例中,我們不能說金平是成功的,至少在對待下屬的態度上,金平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雖然職位得到了提升,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下屬對他更加的畏懼。這種畏懼讓下屬做起工作來總是畏首畏尾。

當畏懼大於尊敬時,下屬的能力是很難完全展現出來的。因為他們不敢放手工作,他們害怕不小心得罪了領導而被罵或是被辭退。下屬工作完全是看領導的臉色,當下屬隻顧著觀察領導的臉色時,工作怎麼會做得好呢?

這就是領導的態度決定下屬的工作態度。

金平的不成功在於,他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他認為他的權力大於一切,他可以吩咐下屬做任何工作,而下屬不應該有怨言,因為這是應該的。

領導對下屬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下屬工作的態度,這都是相互的,並不是說讓領導低聲下氣的去求下屬好好工作,而是,當領導學會以身作則,凡事多考慮下屬的感受,那麼,下屬就會尊敬領導,從而服從領導的指示,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尊敬與畏懼,結果相差甚遠

在前麵我們說過,尊敬與畏懼很容易讓人在感覺上出現偏差。下屬尊敬領導,就會全心全意的工作,把工作做到最好。下屬畏懼領導,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害怕領導,保守工作,領導說什麼就做什麼。二是,迎合領導,把取悅領導放在首位,為了不挨罵,為了保住工作,總是挖空心思地討好領導。可以想想,這樣的人工作會有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