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資源還有一個通用的辦法就是資源共享。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有些資源是可以共享的資源,有些資源是專有資源。所謂可以共享的資源,是指可以由很多人、很多部門或者很多公司共享的資源;所謂專有資源,則是指具有排它性,隻能有某個人、某個部門或者某家公司獨占性地使用的資源。對於專有資源,人們往往需要考慮如何降低資源的專有屬性、提高資源的通用屬性,增加實現資源共享的可能,這也是人們越來越重視標準化建設的原因之一。對於可以共享的資源,在資源的能力沒有被充分利用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實現資源共享,減少資源的占有量。資源共享無疑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合夥租房、拚車旅遊等一些資源共享的做法。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正是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技術等資源能夠實現共享,所以規模經營才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此外,公關公司、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出現,正是公關公司、稅務師事務所將注冊稅務師等人力資源、人脈資源、媒體資源等資源實現共享,這些企業的利潤正是因為充分將手中的資源共享給更多企業的結果。資源共享有時並不隻是簡單地開放資源就可以了,有時還會需要一些創新。比如,某公司員工人數較多,但隻有一個麵積較小的食堂。該公司為了省錢,不想再新建一個食堂。如果讓全公司所有部門和車間都共享這一個小食堂,又會出現員工排隊擁擠、就餐找不到座位的情況。怎麼辦呢?後來,該公司創新地采取了錯時上下班的辦法,也就是將所有部門分成兩批,每批的上下班時間錯開20分鍾,這樣就解決了食堂問題。
實際上不隻是原材料、輔助材料和包裝物等物質資源,人力資源也存在提高利用率的問題。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就是這方麵的高手。他在擔任國務卿期間,每當部屬有報告呈上來時,他總是會擺上兩天。通常部屬在呈上報告之時,往往會覺得報告十分完美,而在報告送出之後,往往又會發現還有很多疏忽和遺漏。兩天之後,基辛格再問那位部屬:“你這份報告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嗎?”部屬當然會說有。於是,基辛格就把報告退回,讓部屬拿回去修改。不久,部屬把修改過的報告又呈上來,基辛格又擱置兩天後,再以同樣的方式退回。經過兩次的修改之後,這份報告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了。但基辛格仍然會問:“這是最好的嗎?”這時部屬一般還會取回去在文字上、格式上加以修飾。經過三次修改後,這份報告已經是那位部屬所能完成的最好的作品了。基辛格的這種處理方式算是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
化零為整
有些資源要保持一定的整體性才會有使用價值,資源要集中使用才會有效率,因此不能使這些資源過於分散,不能使這些資源過於零碎。這正如兩家礦山,雖然他們的礦石儲藏量完全相同,品位也相同,隻是一家礦山的礦石分布很集中,另外一家則分布相當分散,很明顯的是,這兩家礦山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分散的礦石無疑會增加采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