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原材料、輔助材料和包裝物,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降低其損耗率,如何提高其利用率,以及如何重複利用。降低損耗率和提高利用率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所謂降低損耗率,是指重點著眼於如何在相同產出的情況下使得所耗費的資源更少,而提高利用率則是指重點著眼於如何在相同投入的情況下使得產出更多。
在降低損耗率方麵,作為比爾·蓋茨“心目中唯一的賺錢英雄”的洛克菲勒是降低損耗率的高手,他十分重視成本控製,甚至要求每加侖石油的成本要計算到第3位小數。在成本控製中,洛克菲勒特別強調控製損耗率。有一天,他在一家下屬工廠看5加侖油罐的封裝過程,看了很久之後他跟操作的技師說:“我數了一下,你每封一個油罐都是用40滴焊錫。你試一下看能不能用38滴或者39滴,試了之後再告訴我。”不久,他收到報告說用38滴時有漏油現象,而用39滴就沒問題。從那以後,39滴焊錫就成為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下屬所有煉油廠實行的新標準。這是降低損耗率的一個典型例子。
在提高利用率方麵,王永慶的一個故事很有典型意義。有一次,王永慶走出台塑大樓的電梯準備回家,這時他看到搞清潔的阿姨正在為剛整理好的垃圾袋打結,他一眼看見垃圾袋隻裝了六七分滿,就問:“為什麼隻裝這麼一點呢?裝滿一點不是可以少用一些袋子嗎?”那位阿姨告訴他,隻裝六七分滿是為了能夠順利封口。王永慶回到家後,一直想著這件事。第二天,他終於設計出了一種附帶拉繩的垃圾袋,這種新的垃圾袋可以裝到九成滿,而且隻要輕輕一拉就可以綁住袋口,裝袋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這種垃圾袋一經生產出來,不僅在王永慶旗下的企業推廣使用,而且還大量生產以滿足外部的需求,之後還成為了台塑集團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上麵的故事說的是如何提高物質資源的利用率,我想再說一個如何提高時間資源利用率的故事。布魯諾是一家飯店的采購員,他總是埋怨經理不賞識自己而偏心於和他一起來的阿諾德。一天早上,經理在安排阿諾德去購買一些白菜後,對布魯諾說:“你去市場上看一看有什麼可以買的。”一會兒,布魯諾回來了,他對經理說看見一個人拉了一車土豆。經理問:“總量有多少?”布魯諾又跑出去,回來說:“有12袋,每袋有50斤。”經理再問:“價格是多少?”為了回答經理的問題,布魯諾再次跑到了市場上。當他氣喘籲籲跑回來時,碰巧阿諾德也買好白菜回來了,阿諾德對經理說:“我剛才在市場裏發現有人賣土豆,隻有一個人在賣,共12袋,每袋50斤,價格適中,質量較好。”說著從口袋中掏出幾個土豆給經理看。經理覺得這些土豆確實不錯,說可以進一些貨。阿諾德又對經理說,那個人一會兒還要運10筐西紅柿來,隻是價格還沒有談妥。經理問:“能不能把他叫過來談談價錢?”阿諾德告訴經理,此時那個人正在門外等候。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到,阿諾德的價值之所以比布魯諾的價值高,正是因為他的時間資源的利用率比布魯諾的利用率要高出很多。
在重複利用方麵,原材料、輔助材料和包裝物的重複利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原形再利用,也就是不改變資源的形態和用途的再利用,比如說機床降溫用的冷卻油經過收集、冷卻回流之後的再利用,這種形式的再利用是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另一種是轉化再利用,也就是資源在使用一次之後,經過改變形態或改變用途之後再次利用。舉個例子來說:福特公司的某個車間有一道工序是印模操作,這道工序會產生一些廢料,其中有一種6英寸的圓鐵片。價值工程師們在思考著如何減少這部份沒有給客戶創造價值的成本。後來,他們發現這種鐵片有可能用來做散熱器罩,隻是硬度不夠而已。於是他們把這種圓鐵片經過熱處理等工藝來加強其硬度,再稍微修剪就加工成了散熱器罩,使用效果比之前的還好些。僅此一項,福特公司每年可以節省5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