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思路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定位、數量、速度、產出率、杠杆效應等五個方麵來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所謂定位,是指要找準資源發揮作用的位置,要做正確的事情,資源所服務的目標和方向要正確;所謂數量,是指要盡可能發揮每一小份資源的作用;所謂速度,是指要提高資源的周轉速度;所謂產出率,是指要把事情做正確,要把事情做好,盡可能提高經營活動中資源的產出率;所謂杠杆效應,是指要充分發揮生產經營業務對同類業務的示範作用,或者發揮對不同類業務的帶動作用。
定位、數量、速度、產出率、杠杆效應,這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一般思路。
拿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來說,首先必須分配合適的工作任務給員工(這就是定位);其次可以延長員工的工作時間(按照《資本論》的解釋是為了獲取絕對剩餘價值),或者通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增加員工的實際工作時間(這就是數量);通過改善工藝流程和工作方法、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等方式來提高員工的生產經營效率(按照《資本論》的解釋是為了獲取相對剩餘價值,這就是我所指的“速度”);通過多種措施來提高產品合格率(這就是產出率);通過對其它同事的示範帶動而發揮更大作用(這就是杠杆效應)。
拿原材料資源的利用效率來說,首先必須以合適的原材料來加工合適的產品(這就是定位);盡量降低原材料的損耗率(這就是數量);盡量提高原材料的周轉率(這就是速度);盡量降低廢品率(這就是產出率);適當加大原材料加工的批量(這就是杠杆效應)。
拿設備資源的利用效率來說,首先是盡可能采購功能合適的機器設備(這就是定位);其次可以采用工人三班倒等方法延長機器設備的工作時間,通過機器設備合理維護來增加機器設備的實際可用時間(這就是數量);通過改善工藝流程來增加單位工作時間內的產品加工數(這就是速度);盡量提高產品合格率(這就是產出率);通過增加機器設備的數量來充分利用工廠的配套產能,取得規模效應(這就是杠杆效應)。
以上這種思路還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應用。
拿個人價值來說,一個人要實現自我價值,成為一位成功人士,往往也要在定位、數量、速度、產出率、杠杆效應等五個方麵作出努力。首先是要選擇合適的工作內容或者職業,“男怕入錯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定位);其次要努力工作,要“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花在工作上”(這就是數量);再次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眼快、耳快、手快、腳快、腦快(這就是速度);再次還要減少出現失誤特別是重大失誤的次數,正所謂“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一著不慎,全盤皆輸”(這就是產出率);此外還要通過教授學生、授權下屬、領導一支能征善戰的人力資源隊伍等形式來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是杠杆效應)。
經營一個飯店也是如此。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經營地址(這就是定位);其次營業時間要保證(這就是數量);再次要提高翻台率(這就是速度);再次還要想方設法提高每一桌的毛利率(這就是產出率);最後要通過連鎖加盟來放大品牌效應(這就是杠杆效應)。
用好資源
商場如戰場,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同樣有戰略、戰術的問題,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同樣可以分為戰爭、戰役、戰鬥,一次戰爭是由很多戰役組成的,一次戰役又是由很多戰鬥組成的。一般來說,在戰爭層麵,更多的是討論戰略問題,更多的是討論資源整合問題;在戰役層麵,更多的是討論戰術問題,更多的是討論資源配置問題;在戰鬥層麵,更多的是討論資源的使用問題。
不論是戰爭層麵、戰役層麵還是戰鬥層麵,都必須堅持“不打無準備之仗”的原則。如果把每一次使用資源的過程比喻為一次激烈的戰鬥,那麼毫無疑問,在使用資源之前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在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使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
《伊索寓言》裏有一個故事,是說有一隻野豬不停地在大樹旁磨它的獠牙。狐狸見了,不解地問它:“現在又沒有看到獵人,你為什麼不躺下來好好地休息呢?”野豬答道:“等到獵人出現時再磨牙就來不及啦!”
具體來說,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必須事先收集必要的信息。毛澤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事先進行必要的信息收集工作,就必然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工作起來就必然象無頭的蒼蠅,這樣當然不可能有很好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