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配置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發現和處理製約企業發展、製約企業效率的瓶頸環節,因為瓶頸環節的存在必然會帶來某些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如果企業的管理者不重視發現和處理瓶頸的製約,則必定會出現各生產經營環節產能不平衡、忙閑不均的現象。要處理瓶頸對企業的製約,一般來說,有如下辦法:1、改善瓶頸環節的運作,提高其運作效率;2、增加瓶頸環節的資源配置;3、將瓶頸環節的一部份任務分擔給其它環節;4、減少非瓶頸環節的資源配置。
在資源配置過程中,人力資源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人力資源一方麵是資源配置的對象,另一方麵,人力資源又是資源配置的主體,企業的所有其它資源都要通過被人力資源利用而起作用。如果人力資源沒有配置好,則其它資源的配置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崗位設計實質上就是進行資源配置的一種途徑。在崗位設計中,一個崗位需要達到什麼目標,這個崗位需要配置哪些資源,能夠調動哪些資源,都要做詳細的規定。在進行崗位設計時,一定要保證該崗位的所配置的資源和能夠調動的資源足以完成其負責的任務,同時又不能有太多的資源富餘。如果一個崗位所配置的資源不能滿足完成其任務的需要,則該崗位必然會成為“寡婦製造者”,使得安排在該崗位上的人一個個都以失敗而告終。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戰略管理、管理製度建設、企業文化建設、信息管理體係都會對資源配置的綜合平衡性具有重大影響。
精打細算,選準投向
資源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具有稀缺性。每一家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而企業的業務千頭萬緒,每一個地方都會產生大量的資源需求,因此必然會有很多地方的資源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企業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如何進行取舍,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最合適的地方,以使企業的整體效率最高。不同的業務會有不同的產出,把資源配置在不同的業務上會有不同的效率水平,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對企業各種業務的分析判斷,分清輕重緩急,計算投入產出,評估效率高低,選準資源投向,是企業管理者最為重要的管理能力之一。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就有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有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就有可能因小失大,就有可能效率低下。
一、資源配置首先應該配置到最重要的業務上。
所謂最重要的業務,一般來說是指具有如下特征的業務:
一、價值在企業業務總體中所占比例較大的業務。
在管理學中,存在一個“二八原理”,其中的“八”是說“質”占80%、“量”占20%的“重要的少數”,其中的“二”是說“量”占80%、“質”占20%的“次要的多數”。企業中到處都有“二八現象”,比如說,有80%的業務是由20%的客戶完成的,有80%的利潤是由20%的產品品種實現的,有80%的材料價值是由20%的材料品種組成的,有80%的企業價值是由20%的骨幹人員創造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與此相對應的是,有人提出了ABC管理法。所謂ABC管理法,是指根據管理對象的量的規定性和質的規定性進行分析,然後按照各管理對象在總體中所占的比重分成ABC三類業務,再對不同類別的業務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以材料管理為例,假設某企業有10,000種材料,這些材料的金額為1,000,000元。那麼可能:
其中種類的10%也就是1000種材料的金額占到了總金額的70%,也就是有700,000元,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A類材料;
其中種類的20%也就是2000種材料的金額占到了總金額的20%,也就是有200,000元,我們可以將它定義B類材料;
其中種類的70%也就是7000種材料的金額占到了總金額的10%,也就是有100,000元,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C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