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猶太人在商業上獲得的巨大成功,得益於他們把節約的習慣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19世紀末20世紀初,猶太人踏上北美大陸時,大多窮困潦倒,一貧如洗。當時上岸的移民平均身帶15美元,而其中猶太人隻帶10美元。剛剛到達美國的猶太人的第一形象就是窮。

貧窮的猶太人的唯一辦法是投資10美元,成為流動的街頭小商小販。他們用5美元辦執照,1美元買籃子,剩下4美元辦貨。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如戈德曼、萊曼、洛布、薩斯和庫恩家族等,都是從沿街叫賣的小本經營發跡的。這種發家致富的途徑和方式,對猶太人而言,其實是輕車熟路。

經過幾代之後,猶太人的形象大變。作為一個群體,猶太人已爭取到了更高的生活水準和收入,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中,猶太人是富中之富。從職業公布上看,在美國,猶太人除商業、金融業外,也大多從事“白領”職業,如律師、醫生。

曾經有人為猶太人畫了兩幅絕妙的肖像:“現在讓我們來觀察一下現實的、世俗的猶太人……猶太人的世俗基礎是什麼呢?實際需要,自私自利。猶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麼呢?做生意。他們的世俗上帝是什麼呢?金錢。”

猶太民族是個幽默而機智的民族,他們滿嘴是精明而風趣的笑話,他們調侃上帝,但是從不調侃金錢。

有一次,勞布找格小婷借錢。“格小婷,我眼下手頭拮據,能借我1萬先令嗎?”“親愛的勞布,可以借。”“那你要百分之幾的利息?”“9!”“9?”勞布叫起來,“你發瘋了,你怎麼向一個教友要9%的利息?上帝從天上看下來時,他對你會有什麼想法?”

“上帝從天上看下來時,9像個6。”

勞布無言以對。

猶太人幾乎用很隨意的口氣,像談論鄰人一樣談論上帝。但他們對金錢永遠是極其認真的。

因為金錢對猶太人而言,是比天國的精神上帝更為實在的世俗上帝。對注重現實生活的猶太人而言,對必須靠錢生活的猶太人而言,是世俗上帝——金錢——得以使他們的肉體生存,也隻有在世俗上帝保證肉體生存之後,他們才能膜拜精神上帝,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因此,對猶太人而言,錢居於生死之間;在他們的生活中,錢處於中心地位。

他們隱藏著內心的苦楚和悲涼,精心侍奉他們的世俗上帝。

猶太人將節約作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們曾因為這種方式渡過難關,他們也因為這種方式而成為百萬富翁,這就是他們擁有經商天賦的奧秘。

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員工愛企業如家的重要表現,是企業對每個員工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與發展的客觀需要。向猶太人學習,讓節約成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公司和自己變得更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