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曾看過一段有關老北京的饕餮們如何吃驢肉的文字介紹。大意是先用鐵索將驢子捆在鐵樁上,然後一邊用滾燙的開水澆驢子的屁股,一邊用鋒利的刀子割下鮮紅的驢肉,據說這樣吃進口裏的驢肉味道特別鮮美嫩滑。中國人烹龍炮風,生吞活剝的技術的確是無與倫比的,但人們很少想到與卓越的烹調技術一樣令世人叫絕的還有我們的殺人技術、折磨人的技術,外國佬痛恨一個人,整治一個人,基本上是一刀砍了,一槍斃了,一根繩子吊了,即使是折磨,也不能跟我們老祖宗相提並論。我們老祖宗的殺人技術之精,折磨人的本領之高,堪稱舉世無雙,不要說親自體會單是聽聽就頭皮發麻,不寒而粟。追根究底,這不能不說和曆史上人民長期受壓抑、遭屈辱有關。
9、迷信與盲從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迷信?我們不妨把迷信分解為迷和信。迷是眼迷、耳迷、心迷、迷惑、迷糊;信是相信,信任、信賴。大凡迷而後信,先迷後信的都可看作是迷信,對偉人、大人、權威、聖人之言、祖宗遺訓不加分析的運用是迷信,對名家、名匠、名星的過度崇拜是迷信,對科學、對自己、對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絕對信賴是迷信,甚至對情人對父母的言聽計從也是迷信,迷信不隻限於對鬼神、上帝、佛祖、老天爺的盲目信奉。
中國農耕社會是迷信盛行的社會,中國農耕社會的人民是執著於迷信的人民。嬰兒取名字要看五行,缺什麼,補什麼;小孩子受了驚嚇,母親要撒米叫魂;親人生了一點難治的疾病,家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醫生而是巫婆神漢;成家立業時,男女雙方須交換生辰八字以防相克;出門經商謀生要擇日子,七不出八不歸;建房造屋、先人入土少不了方士看風水;人生得意,家業興旺時要感激列祖列宗的護佑;人生失意,家業凋零時要請瞎子算命擺卦,富燒香窮算命。天不下雨、河水泛濫、蝗蟲橫行、老虎肆虐、兩國交戰、大事小事家事國事無不祭天請神。帝王將相迷信,販夫走卒迷信,東西南北迷信,男女老少迷信。迷信深深根植於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
其實中國人也並非特別迷信,並非天性傾向於迷信。隻是跟西方人相比,中國農耕社會的曆史特別長,人民長時間陷於蒙昧狀態之中,無知無識,對自然、社會科學知識知之甚少,缺少基本的鑒別能力,愚昧使中國人更容易墜入迷信。愚味是迷信的主要原因,迷信又反過來強化了愚味。迷信的人時常拒絕科學,遠離科學,迷信群體大多是弱勢群體,他們沒有條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孤陋寡聞,愚味與迷信互為因果。
中國人信鬼神拜菩薩,完全是取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在中國人的鬼神世界裏,山神、土地神、灶神、財神、閻王、龍王各有不同的職能,哪個神對人們有用,哪個神顯靈,人們就敬誰,就給誰燒香磕頭。反之則無人理睬,廟門冷落車馬稀。中國人骨子裏頭雖然非常敬畏神,但無災無難時是很少把鬼神放在心上的,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無事不登三寶殿。中國人拜神信佛時很注重許願這個環節,如果神能滿足信徒的某一世俗要求,那信徒就會按獲益多寡對神予以相應的回報。與其說是迷信,倒不如說是與神互惠互利。不少人住家過日子很精明,但一到巫婆神漢身邊就糊裏糊塗,呆頭呆腦,道理很簡單:鬼迷心竅。這裏的鬼即是心中對財、權、色的貪求,財迷心竅,利令智昏也。
迷信使人多疑。迷信的人畏首畏尾,前怕狼後怕虎,縮手縮腳,在迷信者的眼中草木皆鬼,針錢皆神,說話怕犯禁忌,睡覺怕犯禁忌,關門怕犯禁忌,鬼心事重重,膽小如鼠,恍恍惚惚,勞形傷神,寢食難安。
迷信使人保守。迷信的人對大人言對聖賢言對書本深信不疑,從不覺得其中有何不對的地方,有什麼需要修改商榷的地方。在鬼神書本大人聖賢麵前,迷信的人自我批評意識特別濃,喜歡把一切的失敗歸咎於自己迷信的方法不對,對自己的誠意專心動輒表示懷疑,痛恨自己不能一絲不苟地按鬼神書本聖賢大人言去行動。
迷信使人懶惰,迷信的人相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小富由命大富由天等歪理。不肯艱苦奮鬥,拚搏進取。“既然是命中注定,該是我的不努力也會送上門來,不是我的再努力再刻苦終究是白忙一場,徒勞無功”。不肯探求真理,鑽研技術。“既然是天命無常,天機不可泄,神鬼莫測,我們凡夫俗子幹嗎還要空費心思去格物致知呢?我們隻要虔誠地信佛敬神,做上天嘉許的善男信女,上天就會眷顧於我,思賜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