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國企業之怪狀(4)(2 / 3)

瘸子企業行為之五:長於外部競爭短於內部競爭。

提倡企業的外部競爭沒有人不舉雙手讚成,但如果是把提倡的對象改成內部競爭則又另當別論,真正認同的人不多。企業普遍會擔心:提倡內部競爭容易影響團結,破壞協作,喪失和氣,弊大於利。這種擔心其實是沒有根據的,企業內部管理既需要協作,也需要競爭,不同的部門、崗位之間需要協作,同樣的崗位、工種之間需要競爭。好比是機械製造過程中,選材料要貨比三家,不同部件之間需要協調。提倡企業的內部競爭是一樁十分困難的事,老板睜眼一看盡是老熟人、老朋友、老部下、老員工、老關係、七大姑八大姨,手背手心都是肉,競爭來競爭去,還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瘸子企業行為之六:長於集權管理短於分權管理。俯拾皆是的事實,無庸贅言。

瘸子企業行為之七:……

5、霧裏看花,毛澤東的故事讓成打的王冠落地

時間稍長,我已記不清是小平南巡講話前後哪一年的事了,仿佛是一夜之間,在中國大陸掀起來一波毛澤東熱,毛澤東像章、講述毛澤東故事的書本雜誌、由文革中歌唱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曲子改編而成的磁帶碟片、演繹毛澤東神機妙算的電影電視,刹那間風行於神州大地的街頭巷尾、影視歌壇。

不久這波來勢迅猛的毛澤東熱便降臨到企業界,一批以王者自居的行業新貴轉眼對老人家敬若神明,開始刻意效仿毛澤東的故事。

先是把毛澤東有關八大軍區的做法,照搬到自家企業銷售市場的區域劃分上來,改稱八大區域經理叫八大軍區司令員,並定期調動,以防自己的封疆大吏們在一個地方呆的時間長了後,根深葉茂,尾大不掉。

接著,一年之中也發動三次大的戰役。戰役打響前,新貴們一定要召開誓師大會,一定要昂首挺胸地宣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間如果不幸連摔幾個跟頭,進退維穀,則稱革命暫時進入了低潮,需要戰略轉移,需要進行長征。如果是鴻運高照,連連得手,則趕緊把戰無不勝的總裁思想、言論彙編成《某某文選》,印發全員,天天學,月月學。

有的新貴不僅追求與毛澤東的神似,而且追求形似。梳個毛澤東的發型,邁起毛澤東的步伐,學起毛澤東的口吻,隻恨當初爹媽沒送他一顆毛澤東的黑痣。特別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一幅攝於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在機艙口向人們揮手致意的照片,被新貴們仿效表演後用於產品的廣告宣傳之中,新貴們以為隻要象毛澤東那樣瀟灑地揮揮手,難分難解的市場形勢便立見分曉,自已也有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

還有的新貴一頭鑽進文化大革命的故紙堆中,找出當年個人崇拜之風盛行時的種種手法,如獲至寶。盡管他們中的很多人當年也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對文化大革命一直持否定態度,但現在早已時過境遷,自己當了家作了主,成了企業的領袖,再回顧文化大革命中那些純潔人民群眾思想意識的手法時,已完全是另一種感受,覺得還真管用。他們閉上雙目一想:假若在自家企業的文化建設中,也借助此類手法,收到同等效果,使全體員工對自己無限忠於,無限敬愛,豈不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巨大的利益?這就難怪為什麼企業文化理論一登陸中國,馬上就被新貴們眾口一是地奉若上賓了。新貴們對企業文化理論的鍾情不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而是希望靠企業文化建設達到對員工的思想控製,製造對自己的個人迷信,最終把一個個員工馴服成一頭頭隻知奉獻,不知索取的老黃牛或一匹匹隻知奔跑不知吃草的千裏馬。

毛澤東從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變為受萬眾歡呼的一代偉人,其生平事跡無疑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但不可忘卻的是老人家的許多觀念、做法都是具體曆史條件下的產物,他那些被時間證明是錯誤的東西固然不必去講,即使是正確的東西也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克隆移植的。機械的照搬,拙劣的模仿隻能給企業帶來無窮的禍害,貽人笑柄。別的不論,單看八大軍區司令員的輪流調動與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極端做法。八大軍區司令員的輪流調動有一個前提是共產黨奪取了全國政權,江山一統,江山一統後的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穩定。而江山一統前,各大解放區、根據地的領導人是很少調動的,因為頻繁的調動不利於解放區、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企業打市場永遠不存在江山一統,刀槍入庫,隻需穩定,隻需守成的事,永遠需要以打江山的精神去開拓,去進取。至於對大區經理的控製,完全可以通過強化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的手段去實現。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誠然是單純,但它的前提是閉關鎖國、輿論一致及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低下。請問現在企業的文化建設有哪個條件嗎?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有別於企業文化價值觀的思潮每天會通過報紙雜誌、互聯網、電視廣播傳入企業,員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再說員工的文化素質也早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人民群眾可比,對企業新貴們出於自私自利的文化建設一看就懂。這等自欺欺人的企業文化建設,除了收獲一大把傳統意義上的小人奸臣外,就是將企業引向窮途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