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市場上是這樣,在國際市場上也是這樣。發達國家憑借著無形資本的壟斷特性,不僅壟斷了國有企業的國內市場,而且也壟斷了國有企業的國際市場,為國有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也設置了很大障礙。國有企業進入相關市場,必須以繳納一定的無形資本使用費才能進入,這就加重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了它們的國際競爭力。國有企業的經濟實力無法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相比,這種人為的障礙更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力,使大部分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無功而返。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依靠無形資本的這種天然優勢,壟斷了相關市場,排斥和阻礙了國有企業及其他民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發達國家的企業占絕對優勢。以世界500強為例,絕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的企業,集中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國有企業在世界500強中所占的數量屈指可數。1997年,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進入“全球500強”的數量,2000年有所增加,但是入圍企業也僅有33家,這33家企業中,亞洲占26家,中國已由3年前的5家增加到12家(含香港特區1家),成為擁有上榜“全球500強”最多的國有企業的國家。雖然這些國有企業在營業額上已具備跨國公司應有的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從數量、規模和影響上看,遠不能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而且發展中國家的國有企業的這種國際化道路大部分是以主觀上追求做強做大、經濟上高成本低效率為代價才榜上有名的,普遍存在著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低、國際競爭力不夠的情況。這是發展中國家國有企業與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無形資本實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分不開的。
3.依靠無形資本,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的某一產業甚至全部經濟生活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對國有企業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造成現實的衝擊和威脅。如網絡技術問題。2002年7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左大培先生作客搜狐網站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時說:“比方說我們的計算機,計算機裏麵的芯片都是外麵的,我們使用的軟件,都是微軟的,甚至微軟要把它的軟件推廣到中國的政府采購上去,那麼在這種國外的打壓下,中國的軟件業沒法抬頭了,一方麵是造成了收入的損失,就是企業沒有錢賺,另一方麵,是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現在搞電腦的人都說,誰也不知道微軟在它的Windows有沒有什麼把戲,如果我們政府使用的軟件都被微軟控製的話,對我們是很危險的,問題不是我們技術上做不出來,我們已經開發出我們自己的軟件了。”左大培先生的擔憂不無道理,據澳大利亞軍方的一份報告說,他們在使用一家外國軟件公司開發的操作係統時,發現該軟件竟然能自動盜取情報並通過網絡發回國內。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術對世界各國主權的維護是不均衡的,它削弱了信息技術較弱或較落後國家的主權,增強了信息技術發達國家的地位和主權。微軟公司的軟件技術現在在世界市場上的占有率已經達到90%以上,對整個世界都形成一種壟斷。在信息技術等與國家安全有關的領域,發展中國家大都是依靠自己的國有企業來維持和加強的。隨著無形資本的擴張,跨國公司在這些領域的涉足和主導,使發展中國家的安全受到威脅。很多國家都意識到這一點,如在信息技術領域,各國紛紛開發可以替代微軟Windows係列的軟件技術。
4.依靠品牌等無形資本力量,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的某一產業甚至全部經濟生活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對國有企業傳導國家政策和穩定經濟的能力造成現實的衝擊和威脅。國有企業具有特殊的功能,一般是作為國家政策的傳導器和經濟穩定器存在的。而跨國公司憑借強大的無形資本力量,在發展中國家的某些領域處於主導地位甚至是壟斷地位,則影響了國有企業作為國家政策的傳導器和經濟穩定器的功能,某些產業領域由於國有企業力量過小,產業政策傳導機製不暢,國家的產業政策不能更好地得到貫徹和執行;吸收就業的能力下降,對國家的稅賦貢獻減小,不能很好地起到經濟穩定器的作用。2005年10月25日,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被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收購。此前,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收購了山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後,又把目光轉向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廈門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機械設備製造商,廈工集團占據了中國裝載機市場份額第一。業內人士認為,一旦卡特彼勒競購廈工集團股份獲得成功,它在中國裝載機市場的壟斷地位必將提前形成。徐工被凱雷收購,不啻於一場行業地震。原本以卡特彼勒和沃爾沃為代表的外資巨頭、徐工為首的大型國企以及三一重工等新興民企“三分天下”的行業格局,從此成為外資的“一股獨大”。有評論認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半壁江山淪陷了。”廈門廈工董事長王昆東認為,以卡特彼勒等為首的跨國巨頭圖謀的不僅是中國市場,而是從全球產業鏈的角度“整合”中國市場和資源,把中國的裝備製造業納入其全球產業鏈,確保其在全球市場的絕對優勢。“如果不積極應對,那麼我們的裝備製造企業將淪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加工車間。”170億元營業收入的徐州重工被凱雷投資公司收購,中國裝備工業麵臨高度危機。整個工程機械國內136個產品,徐工占了一半以上,有20個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前三名。如今把徐工85%的股份讓給外資,這相當於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主導權拱手讓給了外資,這勢必釀成外資壟斷中國正待發展壯大的工程機械行業的局麵。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路風教授就說:“這其中的危險性很大。卡特彼勒的目的不僅是要控製中國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它要吃掉的是整個行業。”中國裝備製造工業主導權的喪失,不僅威脅到國家的整體利益和行業安全戰略,而且國有企業在該行業的政策傳導作用將大大降低,吸收就業、穩定行業經濟的功能大大減退。從此,國家在裝備製造業領域的話語權將受到嚴重危害。在產業並購中我們之所以喪失話語權,就是因為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無形資本數量和質量遠遠不如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優勢,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實力不對等,所以隻有被吃掉。這是跨國公司進行無形資本擴張的活範本,是無形資本決定企業競爭力的真實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