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企業的曆史使命
以我國的國有企業為例,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國有經濟總量不斷增加,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國國有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5萬億元,同比增長19.2%;實現利潤9047億元,同比增長了25.1%。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169家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7萬億元,同比增長19.8%;實現利潤6276億元,同比增長27.9%。國資委成立3年來,中央企業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平均每年分別增加1.1萬億元,實現利潤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億元,上繳稅金平均每年增加近1000億元。
從數量上看,近幾年經過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的絕對數減少了。但從資產總量和質量上看,國有經濟得到了加強,對經濟社會的貢獻進一步加大,控製力、影響力和帶動力明顯提高,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2005年與2002年相比,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戶數減少1.19萬戶,年均減少3967戶;銷售收入增加3.8萬億元,年均增長21.6%;實現利潤增加3814億元,年均增長34.8%;上繳稅金增加2237億元,年均增長16%;資產總額增加2.99億元,年均增長10.1%。目前,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戶數占全國工業企業的11%,而實現利潤和上交稅金分別占到了44.9%和56.7%。中央企業2005年上繳的稅金占全國稅收近1/5.
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比如軍工、航天航空、石油石化、通信、電力、交通運輸等行業,國有經濟始終占主導和支配地位。這些行業的技術創新和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主要是靠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重點工程和舉世矚目的神舟六號成功發射,國有企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1998年,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隻有3家,2005年增加到18家,其中內地的15家企業全部是國有企業。上海寶鋼集團成為我國競爭性行業和製造業中第一家連續兩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在全球知名能源信息公司普氏公布的2005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強”中,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列亞太地區前兩位,居全球排名第7位和第12位。在美國《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亞洲50強”排行榜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海油3家企業名列前10位。
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縮小,但相對所容納的勞動力而言,效率有所提高。以工業為例,1999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有68.8%的工業資產,54.5%的職工人數,僅提供了48.9%的工業總產值;2003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有56%的工業資產,37.6%的職工人數,卻提供了37.5%的工業總產值。可見國有經濟的相對效率,尤其是勞動生產率得到較大提高。除此之外,國有企業仍是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對穩定社會就業、確保社會安定起到毋庸置疑的作用。
從以上數據和分析來看,通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沒有被削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主導地位沒有變,國有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在國民經濟生活中仍然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麵對無形資本的擴張趨勢,國有企業仍然是國家培育民族無形資本的主要載體和平台。
在經濟全球化和無形資本擴張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曆史使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經濟秩序
國家經濟安全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對外開放的情況下,尤其容易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因素的衝擊。國際上的衝擊主要來自兩個方麵,一是來自某些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動輒實行的“製裁”、“遏製”和施壓的;二是來自國際經濟和國際市場動蕩的衝擊。當這種衝擊發生的時候,隻有加以有效抵禦和化解,經濟才能保持穩定,經濟發展才能不被破壞。要做到這一點,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國家在經濟上能夠獨立,能夠對經濟發展必需的資源(資金和技術等)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服務提供可靠的供給。控製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經濟,由於掌握了最重要的經濟資源,在麵對經濟全球化進程和無形資本擴張的趨勢,在捍衛國家經濟安全方麵,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實力為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基本的保證
麵對無形資本擴張的趨勢,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種競爭不僅存在於企業與企業之間,而且也是國家之間實力的較量,誰掌控無形資本的數量多、質量高,誰就掌握了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而無形資本的培育需要廣泛的社會化協作,如果僅僅通過市場機製進行,則往往發展很慢,所以,世界各國政府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甚至政府直接組織和培育。其中,國有企業起著主要作用,國有資本的強大力量和有計劃優勢,克服了市場經濟的無政府狀態,通過培育和壯大無形資本,各國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力得到提高,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三)發揮國企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在經濟起飛階段,要發揮經濟中的“潛在優勢”,突破瓶頸產業的約束,實現趕超戰略,完全靠非國有資本的積累和市場的自發力量也是做不到的,必須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優勢,為經濟起飛奠定基礎。其中之一就是進行自主創新及合理引進國外的無形資本,培育和壯大民族無形資本,最終帶動和推動民族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提高自身競爭力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麵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發揮國有企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就必須解決企業自身的問題,主要是通過戰略調整實現國有企業的合理布局和正確定位,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在戰略改組的過程中培育國有企業品牌,建立創新體係,讓國有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實力。
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國有企業大多還是以有形資本經營為主,與發達國家相比,競爭力較低,無形資本在資本總量中的比例較少,隻有少數企業能夠進入國際市場,所以,國有企業要首先從轉變經營觀念著手,加大投入,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優勢,積極培育和壯大無形資本,盡快提高無形資本在經營中的比例和地位,依靠無形資本的壯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以確保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